[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人机互联的新型家用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5925.8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5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聪;潘炜杰;吴锋;李晓涵;杨柯程;刘朗;秦甜;陈润;李金榜;段群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彭艳君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装置 智能手机 环形风扇 环状风扇 智能人机 互联 红外温度传感器 功率调节装置 继电保护模块 中央控制模块 触摸屏模块 温控报警器 电源模块 调整功率 节能效果 实时交互 温度监测 温度监控 远程控制 智能家电 导流板 人性化 风扇 云端 调配 | ||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人机互联的新型家用冷却装置,包括环形风扇,PCB电路板、外壳和智能手机云端;环状风扇,PCB电路板置于外壳中,且PCB电路板位于环形风扇下方;环状风扇包括排列成环状的风扇和导流板;PCB电路板上集成有电源模块、触摸屏模块、继电保护模块、WIFI模块、中央控制模块、红外温度传感器、温控报警器和功率调节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自动温度监测和控制,通过实时交互的温度监控调整功率达到节能效果;WIFI模块让冷却装置与智能手机互联,通过智能手机进行远程控制和人性化调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人机互联的新型家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在家庭用水用电和用网的结合方面取得了很多的突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捷。目前,家用的加热装置种类繁多,但是家用的冷却装置较少,而且传统的制冷装置安全性低,智能化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室温与被降温物体的温度,通过单片机控制自动快速降温,达到理想温度后自动停止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人机互联的新型家用冷却装置,包括环形风扇,PCB电路板、外壳和智能手机云端;环状风扇,PCB电路板置于外壳中,且PCB电路板位于环形风扇下方;环状风扇包括排列成环状的风扇和导流板;PCB电路板上集成有电源模块、触摸屏模块、继电保护模块、WIFI模块、中央控制模块、红外温度传感器、温控报警器和功率调节装置;其中,中央控制模块分别与功率调节装置、红外温度传感器、触摸屏模块、WIFI模块、继电保护模块、温控报警器和电源模块连接;功率调节装置与红外温度传感器连接,触摸屏模块与WIFI模块连接,WIFI模块连接智能手机云端,温控报警器依次连接继电保护模块和环状风扇,电源模块分别连接环状风扇、温控报警器、功率调节装置、红外温度传感器、触摸屏模块、继电保护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和WIFI模块。
在上述的智能人机互联的新型家用冷却装置中,中央控制模块选用STM32F103单片机,中央控制模块分别与功率调节装置、红外温度传感器、触摸屏模块、WIFI模块、继电保护模块、温控报警器和电源模块连接,用于接受和调控所述装置、传感器与模块的信息,并且处理来自智能手机云端的数据并且加以实施。
在上述的智能人机互联的新型家用冷却装置中,红外温度传感器采用型号为RE200B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与中央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用于测量空气温度T1,并将响应信号实时传递给中央控制模块。
在上述的智能人机互联的新型家用冷却装置中,触摸屏模块选用西门子6AV2124-2DC01-0AX0,触摸屏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双向连接,用于设定预定温度T2,并将空气温度T1和预定温度T2转化为数字信号显示,以及设定WIFI模块连接智能手机云端,选定模式。
在上述的智能人机互联的新型家用冷却装置中,继电保护模块选用891WP-1A-CDC 25A12V松川继电器,继电器模块输入端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继电器模块的输出端与环状风扇连接,通过中央主控模块来控制环状风扇的功率。
在上述的智能人机互联的新型家用冷却装置中,WIFI模块采用型号为ESP8266的WIFI模块,WIFI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双向连接,将中央控制模块初步处理的数据上传到智能手机云端,接收智能手机云端的终处理数据。
在上述的智能人机互联的新型家用冷却装置中,功率调节装置采用ME8155功率控制芯片,功率调节装置与红外温度传感器、中央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初步处理红外温度传感器测量的空气温度T1和预设温度T2的差值,通过传热功率P=k*(T1-T2)得到实时可降温的最小功率,k为与传热面积与厚度有关的复合参数;并将其传输给中央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59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