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65387.2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9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阳之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B25F5/02 | 分类号: | B25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蒋国伟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工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该电动工具驱动顶端工具使之摆动。振动工具(100)具有马达(53)、主轴(51)、传递机构(55)、内壳(3)、外壳(2)、和前侧弹性部件。长形的外壳(2)收装支承马达(53)、主轴(51)和传递机构(55)的长形的内壳(3)。前侧弹性部件介设于外壳(2)和内壳(3)的前端部(31)之间,并将外壳(2)和内壳(3)能够相对移动地连结。主轴(51)在前端部(31)以轴线(A1)与内壳(3)的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式被支承。内壳(3)具有配重(300),该配重(300)用于使内壳(3)的绕轴线(A1)转动的转动惯量增大。根据本发明的电动工具,有助于抑制顶端工具的作业效率下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顶端工具使之摆动来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下一种电动工具(所谓的“振动工具”),通过将马达的输出传递给主轴,并使安装在主轴的下端的顶端工具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摆动(往复转动),来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对于这样的电动工具,提出了各种结构的提案以提高操作性。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一种方案,即,为了抑制振动等向被作业者把持的外壳传递,而将壳体和包含有马达、主轴的驱动结构要素经由弹性部件连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5/0034347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电动工具中,容许驱动结构要素相对于壳体稍微移动,因此,当对顶端工具施加一定程度的载荷时,驱动结构要素有可能以顶端工具作为支点,在被使用者把持的壳体内摆动。在这种情况下,顶端工具的行程(摆动范围)相较于原本的行程而减少,而有可能导致顶端工具的作业效率下降。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即在驱动顶端工具使之摆动的电动工具中,有助于抑制顶端工具的作业效率的下降。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驱动顶端工具使之摆动的结构的电动工具。该电动工具具有马达、主轴、传递机构、支承体、壳体和第1弹性部件。
马达具有能绕第1轴线旋转的输出轴。主轴构成为能够拆装顶端工具,并以能绕第2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传递机构构成为将输出轴的旋转运动传递给主轴,使主轴绕第2轴线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支承体为长形,支承马达、主轴和传递机构。壳体为长形,收装支承体。第1弹性部件介设于壳体和支承体的第1端部之间,并将壳体和支承体能够相对移动地连结。第1端部构成支承体的长轴方向上的一端部。另外,主轴在第1端部以第2轴线与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式被支承。支承体具有配重(weight),该配重用于使支承体的绕第2轴线转动的转动惯量增大。
本方式的电动工具能够为所谓的振动工具,其构成为驱动安装于主轴的顶端工具使之摆动。在这样的电动工具中,随着驱动顶端工具使之摆动,在支承主轴等的支承体上产生较大的振动。在本方式的电动工具中,壳体和支承主轴的支承体的第1端部经由第1弹性部件能够相对移动地连结。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振动从支承体向壳体传递。另外,安装有顶端工具的主轴在长形的支承体中,被支承于第1端部。与此相对,支承体构成为具有用于使绕第2轴线转动的转动惯量增大的配重,因此,即使在对顶端工具施加一定程度的载荷的情况下,也难以绕第2轴线摆动。据此,能够抑制作业中的、支承体相对于壳体的无用的转动,而抑制顶端工具的作业效率的下降。
此外,在本方式中,马达可以是交流马达,也可以是直流马达。另外,马达可以是具有电刷的马达,也可以是不具有电刷的所谓的无刷马达。马达可以以第1轴线与支承体的长轴平行的方式被支承,也可以以第1轴线与支承体的长轴交叉的方式被支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53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