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频流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65125.6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4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许爱东;杨航;吕华辉;明哲;樊凯;陆臻;邹春明;左安骥;关泽武;邓子杰;陈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6437 | 分类号: | H04N21/6437;H04N21/24;H04N21/2385;H04N21/6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负载 均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频流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用于实现:接收视频流,解析获取视频流的控制信令;统计网络的一个或多个安全隔离设备当前视频负载值;选择当前最优网络安全隔离设备;对于优选出的网络安全隔离设备,RTP实时流媒体服务重定向到优选出的网络安全隔离设备;优选出的网络安全隔离设备执行视频流数据隔离交换服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视频控制信令解析、网络安全隔离设备负载计算以及视频流重定向的方法,实现网络隔离环境下的视频流负载均衡,解决了网络隔离环境下,多台网络安全隔离设备视频隔离交换能力的动态分配,为视频客户端提供透明、低延时、低负载的网络安全隔离设备视频流访问通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频流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属于通信及计算机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大数据、互联网服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网络安全隔离设备实现TCP/IP网络隔离环境下的跨网信息安全交换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在公安、环保、交通、能源等行业,广泛采用网络安全隔离设备实现视频监控网与部门内网的网络隔离,内网客户端通过网络安全隔离设备视频代理服务,实现网络隔离环境下视频流访问。
通常来说,都是预估客户端访问视频的并发量,并根据不同清晰度的视频码流带宽,计算总的数据带宽,并选择一台完全满足带宽要求的网络安全隔离设备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当单台网络安全隔离设备无法满足视频访问的带宽要求,需要部署多台网络安全隔离设备时,由于视频客户端随机访问网络安全隔离设备,导致有的网络安全隔离设备访问拥塞,视频卡顿甚至宕机,有的网络安全隔离设备则处于空闲状态,资源利用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频流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通过视频控制信令解析、网络安全隔离设备负载计算以及视频流重定向的方法,实现网络隔离环境下的视频流负载均衡,解决了网络隔离环境下,多台网络安全隔离设备视频隔离交换能力的动态分配,为视频客户端提供透明、低延时、低负载的网络安全隔离设备视频流访问通道集中接收和解析所有视频客户端的视频控制信令,并提取流媒体服务器IP地址,使视频客户端无需了解网络安全隔离设备的数量、部署位置、IP地址、负载情况等信息,实现了视频客户端透明访问网络安全隔离设备视频流集群,提供了一种可在线、弹性扩展网络安全隔离设备视频流集群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视频流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接收视频流,解析获取视频流的控制信令;S20,统计网络的一个或多个安全隔离设备当前视频负载值;S30,选择当前最优网络安全隔离设备;S40,对于最优的网络安全隔离设备,RTP实时流媒体服务重定向到最优的网络安全隔离设备;S50,最优的网络安全隔离设备执行视频流数据隔离交换服务。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其中S10具体包括:接收并解析视频客户端与视频管理系统之间交互的SIP会话初始协议视频控制信令报文,并从报文中解析并提取视频管理系统返回报文中的RTP实时传输协议流媒体服务器IP地址。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其中S20具体包括:建立和维护视频流负载表,视频流负载表记录网络中多个网络安全隔离设备的2项视频流负载值,包括流媒体网络隔离交换服务进程CPU负载率和视频流转发带宽值;配置并保存网络中多个网络安全隔离设备的流媒体网络隔离交换服务进程CPU负载率的预设阈值和视频流转发带宽值的预设阈值;定期接收网络中多个网络安全隔离设备的流媒体网络隔离交换服务进程CPU负载率并更新视频流负载表中对应设备表项的CPU负载率值;定期接收网络中多个网络安全隔离设备的视频流转发带宽值并更新视频流负载表中对应设备表项的视频流转发带宽值;超时、超预设次数未接收到视频流负载值,从视频流负载表中删除对应设备表项,直至重新接收到视频流负载值后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5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