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生物缓释肥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5071.3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8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曹礼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城市宜春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8;C05G3/02;C05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1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茶 缓释 复合生物菌制剂 蚌壳 金针菇下脚料 高吸水树脂 花椒提取液 玉米胚芽粕 植物油 艾草精油 粉碎颗粒 海泡石绒 氯化胆碱 无机物料 竹炭纤维 大蒜油 发酵剂 生物炭 提取液 香菇渣 芝麻渣 重量份 紫苏叶 蚯蚓粪 茶树 牛粪 碳化 洋槐 麸饼 树皮 发酵 树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生物缓释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胚芽粕30‑40份、发酵芝麻渣20‑25份、植物油麸饼15‑20份、树叶灰10‑20份、香菇渣5‑15份、生物炭15‑20份、金针菇下脚料13‑18份、碳化洋槐树皮6‑10份、牛粪20‑30份、茶树粉碎颗粒10‑15份、海泡石绒粉5‑13份、竹炭纤维3‑7份、蚌壳粉10‑15份、高吸水树脂5‑10份、花椒提取液11‑16份、紫苏叶提取液6‑10份、大蒜油5‑10份、艾草精油1‑2份、发酵剂3‑7份、复合生物菌制剂3‑8份、蚯蚓粪5‑10份、无机物料3‑6份、氯化胆碱1‑2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茶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油茶生物缓释肥。
背景技术
油茶,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油茶全身是宝,茶油是世界公认质量最好的食用油之一,其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和维生素E含量都高于橄榄油,对促进人民身体健康非常有益,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随着全球绿色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茶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
缓释肥具有肥料用量减少,利用率提高,施用方便,省工安全等优点,目前,缓释肥已成为世界各国肥料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而在甘蔗所用的缓释肥方面,人们也不断的进行研究,目前,缓释肥已成为世界各国肥料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缓释肥有有机合成型缓释肥和包膜型缓释肥两种,其中,包膜型缓释肥具有优异的可控缓释性能,一直是缓释肥研究开发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但包膜型缓释肥目前使用的包膜材料通常是非肥分聚合物,有效肥分低,产品成本高,且非肥分聚合物价格高,最终导致产量和糖分较低,同时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生物缓释肥,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茶生物缓释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玉米胚芽粕30-40份、发酵芝麻渣20-25份、植物油麸饼15-20份、树叶灰10-20份、香菇渣5-15份、生物炭15-20份、金针菇下脚料13-18份、碳化洋槐树皮6-10份、牛粪20-30份、茶树粉碎颗粒10-15份、海泡石绒粉5-13份、竹炭纤维3-7份、蚌壳粉10-15份、高吸水树脂5-10份、花椒提取液11-16份、紫苏叶提取液6-10份、大蒜油5-10份、艾草精油1-2份、发酵剂3-7份、复合生物菌制剂3-8份、蚯蚓粪5-10份、无机物料3-6份、氯化胆碱1-2份。
一种油茶生物缓释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玉米胚芽粕30份、发酵芝麻渣20份、植物油麸饼15份、树叶灰10份、香菇渣5份、生物炭15份、金针菇下脚料13份、碳化洋槐树皮6份、牛粪20份、茶树粉碎颗粒10份、海泡石绒粉5份、竹炭纤维3份、蚌壳粉10份、高吸水树脂5份、花椒提取液11份、紫苏叶提取液6份、大蒜油5份、艾草精油1份、发酵剂3份、复合生物菌制剂3份、蚯蚓粪5份、无机物料3份、氯化胆碱1份。
一种油茶生物缓释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玉米胚芽粕40份、发酵芝麻渣25份、植物油麸饼20份、树叶灰20份、香菇渣15份、生物炭20份、金针菇下脚料18份、碳化洋槐树皮10份、牛粪30份、茶树粉碎颗粒15份、海泡石绒粉13份、竹炭纤维7份、蚌壳粉15份、高吸水树脂10份、花椒提取液16份、紫苏叶提取液10份、大蒜油10份、艾草精油2份、发酵剂7份、复合生物菌制剂8份、蚯蚓粪10份、无机物料6份、氯化胆碱2份。
一种油茶生物缓释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城市宜春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桐城市宜春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50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