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倒车影像线束多功能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63823.2 | 申请日: | 2018-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7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早川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54 | 分类号: | G01R31/54;G01N3/08;G01M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6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倒车 影像 多功能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一种倒车影像线束多功能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台上面左侧装有震动机一,震动机一的震动杆上装有一个弹簧一,弹簧一下端装有震动棒,在工作台的右侧上面固定一个气缸一安装座,在工作台的中部上面左端用螺栓装有导通治具二,右端用螺栓装有导通治具一;在工作台的下面中间装有一个震动机二,四个角固定有导向柱,导向柱上装有弹簧二,导向柱下端活动地插在底座上设的导向孔中。本发明用一台检测装置就能对倒车影像线束的减震海绵、影像、和耐压三项技术状况是否合格进行检测,节省了三分之二的检测人员,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漏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束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倒车影像线束多功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倒车影像线束是汽车倒车影像使用的线束,是控制汽车倒车的一个重要部件,对生产出来的倒车线束必须做三项检测:一、是减震海绵是否合格,二、是否有影像产生,也就是线束的导线是否均能导通;三、是耐压检测。
以往对上述三项检测,需要三个检测人员分别用专门的检测装置进行检测,人工和设备费用高,产品的成本高,同时还会出现漏检现象发生,影响产品的质量,如果装到汽车上,会造成严重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将检测减震海绵、影像和耐压采用一台检测装置,一人操作,不会造成漏检,大大降低产品成本的倒车影像线束多功能检测装置。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倒车影像线束多功能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台上面左侧装有震动机一,震动机一的震动杆上装有一个弹簧一,弹簧一下端装有震动棒,在工作台的右侧上面固定一个气缸一安装座,在气缸一安装座上用气缸一安装盖和螺丝固定安装一个气缸一;气缸一的气缸一活塞杆与锁孔在同一中心线上并紧密接触;气缸一的后腔设有气缸一后腔进出气孔,前腔装有气缸一前腔进出气孔,两接头均用管路与压气控制系统连通,并予以控制;气缸一的左下方装有一个打点器;在工作台的中部上面左端用螺栓装有导通治具二,右端用螺栓装有导通治具一;在工作台的下部左侧用螺栓装有插座,右侧装有插头,中间装有气缸二,气缸二的两个活塞杆端头固定一个直角形的锁紧板,锁紧板的下方用螺丝装有卡线座,卡线座上面中间设有装线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里安装有红外线对射传感器;在工作台的下面中间装有一个震动机二,四个角固定有导向柱,导向柱上装有弹簧二,导向柱下端活动地插在底座上设的导向孔中。
所述的震动机一,包括在工作台上装有一个震动机一箱体,在震动机一箱体的后面的工作台上固定有电机一座,在电机一座上装有电机一,电机一的轴穿在震动机一箱体的腔内,端头固定一个驱动轮,驱动轮上固定一个偏心柱,偏心柱与震动杆上设的偏心柱滑道滑动连接,震动杆右侧装一个弹簧一,左端与滑轨滑动连接,滑轨用螺栓固定在震动机一箱体上;弹簧一另一端装有震动棒。
所述的震动机二,包括在底座上面中间固定一个电机二座,电机二座上装有电机二,电机二的轴穿在震动机二箱体的腔内,端头用螺栓固定一个偏心凸轮;震动机二箱体固定在电机二座上,震动机二箱体的上盖设有一个凸轮滑道;偏心凸轮的凸台穿过凸轮滑道与工作台下面接触震动。
所述的打点器包括旋转气缸,在旋转气缸上端固定一个直角形的支撑板,在直角形的支撑板上端头设有两个装笔的笔孔中用螺栓固定一支标记笔;旋转气缸上腔装有上腔进出气孔接头,下腔装有下腔进出气孔接头;两个进出气孔接头均用管路与压气控制系统连通,并予以控制。
所述的导通治具一包括触点开关壳体,触点开关壳体和导通治具一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启动和停止的触点开关,触点开关壳体的平面设有锁孔,锁孔的上面用销轴二铰连接一个拉板,拉板另一端用销轴二铰连接一个手柄,手柄用销轴一与手柄座铰连接,手柄座固定在工作台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用一台检测装置就能对倒车影像线束的减震海绵、影像、和耐压三项技术状况是否合格进行检测,节省了三分之二的检测人员,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漏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早川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早川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38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