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营养液及其在牡丹嫁接培养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3418.0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0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宝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宝泉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A01G2/30;C05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31182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富硒营养液 牡丹 嫁接 稀土添加剂 添加剂 硼酸 应用 破壁油菜花粉 叶片光合作用 磷酸二氢钾 葡萄糖酸锌 观赏效果 抗病虫害 硫酸亚铁 亚硒酸钠 维生素A 生长 蔗糖 蛋氨酸 营养土 成活率 开花 地域 补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营养液及其在牡丹嫁接培养中的应用。所述富硒营养液包括水、亚硒酸钠、硼酸、维生素A、蔗糖、葡萄糖酸锌、磷酸二氢钾、蛋氨酸、硫酸亚铁、破壁油菜花粉、稀土添加剂。采用的稀土添加剂为镧添加剂和/或铈添加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富硒营养液应用于牡丹嫁接培养方法中,即在嫁接后的培养中,向营养土定期补充富硒营养液,加快了生长速度,缩短了嫁接周期,提高了成活率,改善了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使得牡丹生长健壮,抗病虫害能力得到了提高;最终得到的牡丹开花色彩艳丽,观赏效果提高。采用本发明的富硒营养液对牡丹嫁接方法适用地域广,操作简单方便,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硒营养液及其在牡丹嫁接培养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牡丹性喜温暖、凉爽、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喜阳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耐弱碱,忌积水,怕热,怕烈日直射。适宜在疏松、深厚、肥沃、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长。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长不良。牡丹繁殖方法有分株、嫁接、播种等,但以分株及嫁接居多,播种方法多用于培育新品种。
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来进行的。牡丹的嫁接繁殖,依所用砧木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野生牡丹;一种是用芍药根。常用的牡丹嫁接方法主要有嵌接法、腹接法和芽接法三种。嵌接法用芍药根作砧木,因芍药根柔软无硬心,容易嫁接,根粗而短,养分充足,接活后初期生长旺盛。如用牡丹根嫁接,木质部较硬,嫁接时比较困难,但寿命较长。腹接法是种高接换头改良品种的方法,它是利用劣种牡丹或8-10年生的药用牡丹植株上的众多枝条,嫁接成不同色泽的优良品种。先选择品种优良、植株肥壮、无病虫的牡丹植株,剪取由地面发出的土芽枝,或当年生的短技长5-7厘米,最好是有2-3个壮芽的短枝作接穗。接穗上留一个叶柄。选好接穗后,在接穗下部芽的背面斜削一刀,成马耳形,再在马耳形的另一面斜削成楔形,使嫁接后两面都能接角到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组织,才易成活。牡丹腹接前后,除在雨季不加灌溉外,应保持植株正常生长的适宜湿度。芽接法是牡丹繁殖和培养多品种,多花色于一株的有效方法。芽接法嫁接时以晴天为好。其方法有贴皮法和换芽法两种。贴皮法是在砧木的当年生枝条上连同木质部切削去一块长方形或盾形的切口,再将接穗的腋芽连同木质部削下一大小和砧木上大小、形状相同的芽块。然扣迅速将芽块贴在砧木的切口上,用塑料绳扎紧。换芽法是将芍药砧木上嫁接部位的腋芽连同形成层一起去掉,保留木质部上完整的芽胚,然后用同样方法反接穗的腋芽同样剥下,迅速套在砧木的芽胚上,注意两者应相吻合,最后用塑料绳扎紧。嫁接后的植株应及时浇、松土、施肥,促其愈合。目前传统的牡丹嫁接技术存在着成活率低,耗时周期长,嫁接后的苗生长慢、光合作用能力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富硒营养液。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富硒营养液在牡丹嫁接培养中的应用。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富硒营养液,包括以下原料:水、亚硒酸钠、硼酸、维生素A、蔗糖、葡萄糖酸锌、磷酸二氢钾、蛋氨酸、硫酸亚铁、破壁油菜花粉。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富硒营养液,由以下原料组成:水、亚硒酸钠、硼酸、维生素A、蔗糖、葡萄糖酸锌、磷酸二氢钾、蛋氨酸、硫酸亚铁、破壁油菜花粉、稀土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宝泉,未经孙宝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34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促进葡萄果实着色的叶面肥及其制备和施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有机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