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杜鹃红山茶的种子萌发和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63295.0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6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报著;潘文;杨会肖;廖焕琴;徐斌;王裕霞;张卫华;杨晓慧;徐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1/00;A01G24/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向薇;万志香 |
地址: | 5105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杜鹃 山茶 种子 萌发 育苗 方法 | ||
1.一种杜鹃红山茶的种子萌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种子,净种;
(2)灭菌处理;
(3)赤霉素水溶液处理:将步骤(2)处理后的种子用赤霉素水溶液浸泡,取出;
(4)播种苗床建设:苗床基质由黄心土和火烧土组成,对苗床基质灭菌处理后,制备播种苗床;
(5)播种:将步骤(3)得到的种子播种于步骤(4)的苗床,覆盖土壤;
(6)苗床管理:保持苗床基质含水量为25%-35%,控制虫害;
其中,步骤(3)中所述赤霉素水溶液的浓度为0.01g/L-0.02g/L;所述赤霉素水溶液浸泡的时间为25分钟-35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黄心土和火烧土的体积比为70-90: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苗床基质含水量为25%-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4)中,所述灭菌处理指的是用多菌灵水溶液灭菌,所述多菌灵水溶液为多菌灵的800-1000倍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采集种子的过程为:采集每年3-5月或8-10月的杜鹃红山茶果实,堆沤至果实完全开裂,取出种子;所述净种的方法为风选。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播种的种子间距为4cm-6cm;所述播种的播种量为83g/m2-187g/m2;所述土壤是厚度为1cm-1.5cm的黄心土。
7.一种杜鹃红山茶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种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方法的种子萌发后长成幼苗;将幼苗淋水后种植于育苗基质中,育苗基质由黄心土和珍珠岩组成,种植后再次淋水;
(B)苗木管理,长成出圃苗:
B1:水分管理: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为30%-45%;
B2:施肥管理:对根部和叶面施肥,适时除去杂草;
B3:防治病害管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黄心土和珍珠岩的体积比为50-70:30-50;所述幼苗具有2-3片真叶;所述幼苗高6cm-10c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2)中,所述施肥管理是指幼苗种植40-60天后,生长季节每隔10-18天对根部和叶面施肥1次;步骤(B3)中,所述防治病害管理是指用多菌灵的800-1000倍水溶液或托布津的800-1000倍水溶液喷施叶面,每月喷施1-2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2)中,对根部施质量分数为0.5%-1.5%的复合肥水溶液,以所述复合肥水溶液中的复合肥的总质量为基准,该复合肥中氮、磷、钾的质量分数均为10%-20%;对叶面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32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茶的种植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银杏叶片品质和采收效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