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假单胞菌GJY及其在六溴环十二烷异构体降解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62802.9 | 申请日: | 2018-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6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莹莹;耿金瑶;张娅迪;韩伟;韩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9C1/10;C02F3/34;C12R1/38;C02F101/36 |
| 代理公司: | 天津耀达律师事务所 12223 | 代理人: | 侯力 |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假单胞菌 gjy 及其 六溴环 十二 烷异构体 降解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降解HBCD的好氧菌株,该菌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strain GJY),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715。上述降解菌株GJY对三种六溴环十二烷(HBCD)异构体(α‑HBCD、β‑HBCD和γ‑HBCD)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在温度为30℃,pH为7.0,HBCD初始浓度为1000μg/L,培养基盐度为0.5%,转速为150rpm的条件下,8天对α‑HBCD、β‑HBCD和γ‑HBCD的降解率分别为85.38%,82.64%和75.50%,该菌株可用于HBCD污染水体和土壤的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株HBCD降解菌株及其在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可用于水体和土壤中HBCD的去除。
背景技术
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HBCD)是全球第三大溴系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纺织品和电子产品之中。工业级HBCD含有α-HBCD,β-HBCD和γ-HBCD等3种非对映异构体(其中以γ-HBCD为主),分别具有左右旋的对映异构体。
现有的HBCD降解方法集中在光降解、超声降解、电化学降解以及好氧、厌氧微生物降解。在诸多降解技术研究过程中,微生物降解的方法成本低廉,能将污染物完全降解,在HBCD污染修复方面更具优势,同时该方法投资较少,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然而,到目前为止有关HBCD的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还并不全面,仅限于有限几种菌株,且其降解机理和降解途径也并不明确,而对于不同HBCD异构体单独进行生物降解,分析比较不同HBCD非对映异构体的降解产物及降解途径的相关研究更是极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环境中HBCD的微生物降解问题,提供一株假单胞菌GJY及其在α-HBCD,β-HBCD和γ-HBCD降解中的应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株六溴环十二烷(HBCD)降解菌株假单胞菌GJY(Pseudomonassp.strain GJY),该菌株已于2018年11月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建议分类命名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其保藏号为CGMCC No.16715。
本发明提供的假单胞菌(GJY)可用于对六溴环十二烷(HBCD)异构体的降解(即用于对HBCD污染水体和土壤的修复)。所述的HBCD异构体包括α-HBCD、β-HBCD和γ-HBCD。所述假单胞菌对α-HBCD、β-HBCD和γ-HBCD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该菌株对三种HBCD异构体的降解条件为:pH=7.0,温度30±2℃,盐度0.5%,转速150rpm,α-HBCD、β-HBCD和γ-HBCD初始浓度为1000μg/L。在该降解条件下,8天后对α-HBCD、β-HBCD和γ-HBCD的降解率分别为85.38%、82.64%和75.50%。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修复方法或技术相比有以下显著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首次发现假单胞菌GJY(Pseudomonas sp.strain GJY)对α-HBCD,β-HBCD和γ-HBCD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
(2)该菌株对于水体中HBCD的降解,除了菌种以外不需投加任何化学药品和其它添加物,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且操作流程简单,对管理条件要求低,可用于HBCD污染水体的修复。
(3)该菌株可将α-HBCD,β-HBCD和γ-HBCD进行脱溴、开环降解。
附图说明
图1为假单胞菌GJY降解α-HBCD、β-HBCD和γ-HBCD实验设置及代谢产物图。
图2为GJY降解α-HBCD、β-HBCD和γ-HBCD过程中GJY菌量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28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