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卸载响应比计算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2666.3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7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余怀忠;于晨;朱庆勇;张小涛;尹祥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G06F17/1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卸载 水位数据 预设时间点 响应 处理数据 时间序列 有效剪 水位 预处理 地震预测 简单方式 滤波操作 潮汐 采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卸载响应比计算方法和系统,涉及地震预测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水位数据时间序列,水位数据时间序列包括按照多个预设时间点采集的水位数据;对水位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滤波操作,得到水位处理数据;通过库伦应力准则、潮汐有效剪应力和构造有效剪应力,判断各个预设时间点的加卸载状态;根据加卸载状态和水位处理数据,计算各个预设时间点的加卸载响应比,通过简单方式计算加卸载响应比,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预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卸载响应比计算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研究者发现,除了地震目录,使用地下水位、地壳形变等观测资料也能够发现到强震前异常变化,并推测可能与后续强震的发生有关。然而这些研究通常把潮汐因子作为判断加卸载的依据,因而难以达到规律性的认识。事实上,从微破裂产生、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改变到地震发生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有效剪切应力及其变化。
如何恰当地建立模型准确识别出微破裂的产生和扩展及对应的水位变化才是研究的关键问题所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加卸载响应比计算方法和系统,通过简单方式计算加卸载响应比,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卸载响应比计算方法,包括:
获取水位数据时间序列,所述水位数据时间序列包括按照多个预设时间点采集的水位数据;
对所述水位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滤波操作,得到水位处理数据;
通过库伦应力准则、潮汐有效剪应力和构造有效剪应力,判断各个所述预设时间点的加卸载状态;
根据所述加卸载状态和所述水位处理数据,计算各个所述预设时间点的加卸载响应比。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通过库伦应力准则、潮汐有效剪应力和构造有效剪应力,判断各个所述预设时间点的加卸载状态包括:
根据库伦应力准则,计算各个所述预设时间点对应的所述潮汐有效剪应力在所述构造有效剪应力上的投影值;
对各个所述投影值进行微分计算,得到变化率;
根据所述变化率的正负,判断各个所述预设时间点的加卸载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加卸载状态和所述水位处理数据,计算各个所述预设时间点的加卸载响应比包括:
对所述预设时间点为加载状态的水位处理数据进行求平均值计算,得到加载平均值;
对所述预设时间点为卸载状态的水位处理数据进行求平均值计算,得到卸载平均值;
将所述加载平均值与所述卸载平均值进行作商运算,得到所述预设时间点的加卸载响应比。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通过库伦应力准则、潮汐有效剪应力和构造有效剪应力,判断各个所述预设时间点的加卸载状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通过固体潮获取各个所述预设时间点对应的潮汐有效剪应力。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对所述水位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滤波操作,得到水位处理数据包括:
去除突跳点的水位数据;
对不完整的水位数据进行插值处理;
经带通滤波操作,得到水位处理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未经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26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