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62299.7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7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刘荣超;赖英旭;吕建富;原昌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技术 身份 认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包括身份认证模块、会话记录模块、风险评估模块和风险记录模块四部分。本系统通过分析传统身份认证方法的脆弱性,在传统的身份鉴别因素中加入风险控制,从而形成基于用户历史行为的、引入风险控制机制的身份认证方式。同时,由于区块链的本质为不可篡改的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本发明在传统的身份鉴别技术上引入风险控制机制,同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风险信息存储部分,能够提高用户身份认证过程中安全性,灵活性与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用户访问网络的身份认证领域,是一种能够提高用户身份认证安全性,灵活性与可靠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认证技术是实现网络实体身份可信管理的技术,是网络信任系统的基本核心技术,是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重要技术支撑。 电子认证技术解决了对网络中实体身份的管理问题。区块链是计算机技术的一种新型应用模式,包括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它利用块链式结构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来生成数据,利用共识算法来更新数据,同时,密码学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智能合约保证了协议的完整性。区块链的本质是一种高可用、高扩展、高安全等特性的去中心化的数据库。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双因素身份认证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用户的身份认证方法还需要做到进一步的改进。同时,区块链实现了去中心化、分布式的信任建立机制,通过分布式节点的验证和共识机制解决了去中心化的系统节点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问题,在安全领域的应用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对此,本发明在传统的身份鉴别技术上引入风险控制机制,同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风险信息存储部分,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身份认证方法。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身份认证方法,在传统的身份鉴别技术上引入风险控制机制,同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风险信息存储部分。由于上述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双因素身份认证方式,将用户的历史风险行为作为身份认证判断的标准之一,使得身份认证更灵活,更可靠。同时,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能够保障存储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风险信息存储部分,将风险会话标识存入区块链的同时,利用交易过程修改用户风险值,从而提高了风险控制过程的安全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身份认证方法,实现该方法的系统由身份认证模块、会话记录模块、风险评估模块和风险记录模块四部分构成,各个模块分工协作。
身份认证模块负责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认证方式采用基于风险控制机制的身份鉴别方法。当用户请求访问网站时,除采取传统方法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外,还应参考风险控制模块反馈的,基于用户历史风险行为得出的用户风险值,并最终决定用户能否通过认证,能否赋予用户本次访问权限。
会话记录模块负责记录用户本次访问网站的相关信息。通过session标识用户的单次会话,提取用户单次访问网站过程(登入-访问-登出)中的相关信息,并把信息记录到数据库中。
风险评估模块负责分析用户本次会话相关信息,评估用户本次会话产生的风险。本模块通过分析用户本次会话的相关信息,并通过比对用户历史行为信息,得出本次会话中存在风险的行为。同时,根据风险等级划分规则,划分本次会话中各风险行为的等级,最终得出用户本次会话的综合风险值,并将其发送给风险记录模块。
风险记录模块负责记录出现风险的会话。通过在区块链发布交易的方式,更新用户的风险值,同时记录本次风险会话。本次风险会话的标识将被存入区块链,风险会话具体内容存储在非块链存储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身份认证模块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会话记录模块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风险评估模块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22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