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塑料再生柴油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处理系统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1877.5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7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侯平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金润昌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10 | 分类号: | C10G1/10;C10G1/02;B01D47/00;B01D53/02;C02F9/04;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和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5 | 代理人: | 王培苓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塑料再生 柴油生产 废弃物处理系统 燃气成份 废水处理系统 工业生产流程 尾气吸收系统 废弃物处理 回收处理 节能环保 尾气吸收 运行成本 综合处理 废水处理 收集箱 废油 废弃物 柴油 提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塑料再生柴油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处理系统及工艺,采用由尾气吸收系统、废水处理系统以及燃气成份收集箱组成的废弃物处理工艺,对废塑料再生柴油生产提炼过程进行燃气成份回收处理、尾气吸收处理以及废水处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节能环保、运行成本低、效率高的废油废塑料再生柴油中产生的废弃物综合处理的的工业生产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塑料再生柴油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处理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为了缓解石油供应紧张,充分利用能源资源,节能减排、减少污染、变废为宝已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充分利用废弃原料既能缓解我国石油短缺而需求又日益增长的供需矛盾,又能促进环保,变废为宝,是国家、社会、企业的明智选择,前景十分广阔。
发明人对于用废塑料再生柴油在专利号CN201610587710.8,专利名称为一种回炼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过程中的酸洗中和剂的中国专利已有报道,但废塑料再生柴油进入实际应用或规模化生产的却很少。因为质量不达标或环保有问题,或者产品本身的性能不佳,很难与正规石油产品竞争,废塑料再生柴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及其他废弃物不仅造成二次污染而且造成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如何进一步解决废塑料再生柴油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处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继续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节能环保、运行成本低、效率高的废塑料再生柴油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处理系统及工艺。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塑料再生柴油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处理系统,由尾气吸收系统、废水处理系统以及燃气成份收集箱组成,燃气成份收集箱与用于废塑料再生柴油生产的提炼装置管道连通,将生产中一次提炼和二次提炼锅炉温度在130摄氏度以下时产生的提取物,提取物包括天然气和汽油成分的燃气收集到燃气成分收集箱回收后再进入一、二次提炼的燃烧灶做为燃料;尾气吸收系统包括尾气吸收槽、水过滤装置、吸附装置,废塑料再生柴油生产过程中一次提炼和二次提炼燃烧后的废气收集到尾气收集槽,先通过过滤装置,再把过滤后的气体通过吸附装置分解吸附后排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油水分离装置、分离油收集槽、水处理器及过滤器,废塑料再生柴油生产过程一次提炼后的冷却水、二次提炼的冷却水、尾气过滤的水、中和产生的水全部收集到油水分离装置,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的油导入分离油收集槽,返回二次提炼再次使用;分离后的水经水处理器、过滤器处理后排出。
本发明废弃物处理工艺,通过燃气成份回收处理、尾气吸收处理以及废水处理工序完成;
1)将废塑料与废油混合料通过蒸馏进行第一次提炼、第二次提炼,回收一次提炼和二次提炼中锅炉温度在130摄氏度以下时产生的提取物,提取物包括天然气和汽油成分的燃气收集到燃气成分收集箱;
2)将一次提炼和二次提炼燃烧后的废气收集至尾气吸收槽,通过水过滤的初次过滤,然后通过活性炭、石英砂的分解吸附后,废气达标排放;
3)将一次提炼和二次提炼中水冷却及废气水过滤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处理,将废水收集至油水分离装置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的油导入分离油收集槽,返回二次提炼再次使用;分离后的水经水处理器、过滤器处理后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后的水先用水处理器中的松木屑进行吸附,吸附饱和后松木屑会沉入水底,静置后将上层水放入水处理槽,水处理槽中放入生石灰,静置后使用纳米级无纺布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再加入工业废水净化剂,再次过滤后进行检测,达到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金润昌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金润昌石油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1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直接液化循环溶剂中氢化芳烃分子水平表征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液体脱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