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1246.3 | 申请日: | 2018-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5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陆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仪征市峰皓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2 | 分类号: | H01L33/42;H01L33/40;H01L33/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导电层 纳米金属层 荧光粉 电流横向扩展 纳米金属颗粒 纳米银颗粒 接触电阻 纳米银层 有效反射 发光层 纳米银 体电阻 透光率 氧气氛 衬底 回射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芯片,LED芯片从下向上依次包括:衬底;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P型半导体层;透明导电层;纳米金属层,所述纳米金属层包括若干纳米金属颗粒;P电极及N电极。本发明在氧气氛中制备透明导电层,氧组分的增加可以减少透明导电层的缺陷,提高了透明导电层的透光率;同时,能够有效增加透明导电层与P型半导体层的接触电阻。纳米银层层能够有效降低透明导电层的体电阻;同时,纳米银层与透明导电层相结合,能够提高透明导电层的电流横向扩展能力,纳米银颗粒能够有效反射荧光粉回射的光,从而提高LED芯片的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发光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芯片。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是一种能发光的半导体电子元件。这种电子元件早在1962年出现,早期只能发出低光度的红光,之后发展出其他单色光的版本,时至今日能发出的光已遍及可见光、红外线及紫外线,光度也提高到相当的光度。而用途也由初时作为指示灯、显示板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光二极管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显示器、电视机采光装饰和照明。
现有技术中,参图1所示,以蓝宝石衬底GaN外延结构LED芯片为例,通常包括衬底10’、N型半导体层20’、发光层30’、P型半导体层40’、电流阻挡层50’、透明导电层60’、钝化层70’、P电极81’和N电极82’等,其制备方法通常为:
1)通过MOCVD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GaN外延;
2)芯片正常MESA制作;
3)电流阻挡层制作;
4)透明导电层制作;
5)制作SiO2钝化层、金属N电极和P电极。
上述LED芯片电流阻挡层能够阻隔P电极下方P型半导体层和ITO透明导电层之间的电流,然而由于正常的ITO透明导电层中具有缺陷,且ITO透明导电层的体电阻较大,对透明导电层的横向电流扩展有一定的影响,使得 LED芯片的亮度受到影响。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LED芯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芯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LED芯片,所述LED芯片从下向上依次包括:
衬底;
位于所述衬底上的N型半导体层;
位于所述N型半导体层上的发光层;
位于所述发光层上的P型半导体层;
位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上的透明导电层;
位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上的纳米金属层,所述纳米金属层包括若干纳米金属颗粒;
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电性导通的P电极、以及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电性导通的N电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导电层为ITO、ZITO、ZIO、GIO、 ZTO、FTO、AZO、GZO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纳米金属层为纳米银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纳米金属层的厚度为1~10n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型半导体层和透明导电层之间对应于P 电极下方区域设有电流阻挡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导电层上方设有钝化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仪征市峰皓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仪征市峰皓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1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