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后排安全带未系报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0345.X | 申请日: | 2018-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8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秦会杰;朱天答;普春杰;李广府;闫美平;段亚娟;郭朋玉;李桂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48 | 分类号: | B60R22/48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鹏程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片机 安全带 座椅压力传感器 报警提示单元 安全带锁扣 报警系统 汽车后排 输入接口 后排 车速传感器信号 输出控制接口 车速传感器 人员安全性 输入控制端 信号输出端 电路结构 速度信号 压力信号 输出端 车内 佩戴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排安全带未系报警系统,包括单片机、安全带锁扣式开关、座椅压力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报警提示单元;所述座椅压力传感器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安全带锁扣式开关与所述单片机压力信号输入接口连接,所述车速传感器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速度信号输入接口连接,所述报警提示单元的输入控制端与单片机的输出控制接口连接。本发明优点在于电路结构简单、可靠。在保证后排乘坐人员安全性的同时,方便了驾驶员对车内乘坐人员安全带佩戴情况的准确判断,尤其是对于儿童后排乘坐,其优点性更为突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带未系报警系统,尤其是涉及汽车后排安全带未系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国内汽车发展的增速,人们对于乘车安全意识和认知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在乘车用车时候都养成了使用前排安全带的好习惯,但是关于后排乘员使用安全带的几率却少之又少,尤其是出租车以及商用车后排安全带的使用频次微乎其微。如果车辆在行驶中发生事故,后排未系安全带的乘员伤亡几率必然大于前排使用安全带的乘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安全带未系报警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后排安全带未系报警系统,包括单片机、安全带锁扣式开关、座椅压力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报警提示单元;所述座椅压力传感器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安全带锁扣式开关与所述单片机压力信号输入接口连接,所述车速传感器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速度信号输入接口连接,所述报警提示单元的输入控制端与单片机的输出控制接口连接。
所述座椅压力传感器的个数等于后排座椅的个数,每个座椅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对应座椅的所述安全带锁扣式开关与所述单片机的压力信号输入接口连接。
所述报警提示单元由指示灯支路和扬声器支路构成,所述指示灯支路的个数等于所述座椅压力传感器的个数,每个指示灯支路的输入控制端和所述扬声器支路的输入控制端分别与单片机对应的一个输出控制接口连接。
本发明优点在于电路结构简单、可靠。在保证后排乘坐人员安全性的同时,方便了驾驶员对车内乘坐人员安全带佩戴情况的准确判断,尤其是对于儿童后排乘坐,其优点性更为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接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布置于后排座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后排安全带未系报警系统,包括安装在汽车仪表单元内的单片机和报警提示单元,安装在车体上的车速传感器,分别安装在车辆后排座1三个座位处的安全带锁扣式开关2,在车辆后排座1的三个座位内分别安装有一个座椅压力传感器3。
每个座椅压力传感器3的信号输出端均通过安装在对应座位处的安全带锁扣式开关2与单片机压力信号输入接口连接;车速传感器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速度信号输入接口连接。
报警提示单元由三个指示灯支路4和扬声器支路5构成,每个指示灯支路4的输入控制端以及扬声器支路5的输入控制端分别与单片机对应的一个输出控制接口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三个指示灯支路4中的三个指示灯分别用于对应指示后排三个座位处的安全带佩戴情况,车速传感器用来判断是否满足报警速度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03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收器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安全带假扣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