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球型ZnGa2 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60277.7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0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潘秀莲;李娜;朱义峰;焦峰;包信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08 | 分类号: | B01J23/08;B01J29/70;B01J37/03;B01J37/10;B01J37/08;B82Y30/00;B82Y40/00;C07C1/04;C07C11/04;C07C11/06;C07C11/0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毛薇;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球型 znga base sub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球型ZnGa2O4纳米粒子的催化剂及该催化剂在一氧化碳加氢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中的应用,其以合成气为反应原料,在固定床或移动床上进行转化反应,该应用采用的催化剂由组分I和组分II复合而成,其组分I为含球型ZnGa2O4纳米粒子的金属氧化物,组分II为分子筛,金属氧化物和分子筛物理混合起催化作用。组分I与组分II之间的重量比范围0.1‑20,反应过程具有很高的产品收率和选择性,特别是稳定性较好,250h反应后低碳烯烃的选择性仍然可以维持在75‑80%,副产物甲烷选择性极低(5%),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氧化碳加氢制备低碳烯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球型ZnGa2O4纳米粒子催化剂及催化剂在一氧化碳加氢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低碳烯烃是指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烯烃。以乙烯、丙烯为代表的低碳烯烃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长期以来,低碳烯烃市场供不应求。目前,低碳烯烃的生产主要采用轻烃(乙烷、石脑油、轻柴油)裂解的石油化工路线,由于全球石油资源的日渐缺乏和原油价格长期高位运行,发展低碳烯烃工业仅仅依靠石油轻烃为原料的管式裂解炉工艺会遇到越来越大的原料难题,低碳烯烃生产工艺和原料必须多元化。选用合成气制取烯烃工艺可拓宽原材料来源,将以原油、天然气、煤炭和可再生材料为原料生产合成气,为基于高成本原料如石脑油的蒸汽裂解技术方面提供替代方案。合成气一步法直接制取低碳烯烃就是一氧化碳和氢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费托合成反应直接制得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低碳烯烃的过程,该工艺无需像间接法工艺那样从合成气经甲醇或二甲醚,进一步制备烯烃,简化工艺流程,大大减少投资。
合成气通过费托合成直接制取低碳烯烃,已成为费托合成催化剂开发的研究热点之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公开的专利CN1083415A中,用MgO等IIA族碱金属氧化物或高硅沸石分子筛(或磷铝沸石)担载的铁-锰催化剂体系,以强碱K或 Cs离子作助剂,在合成气制低碳烯烃反应压力为1.0~5.0MPa,反应温度300~ 400℃下,可获得较高的活性(CO转化率90%)和选择性(低碳烯烃选择性66%)。北京化工大学所申报的专利ZL031095852中,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锰、铜、锌硅、钾等为助剂的Fe/C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低碳烯烃反应,在无原料气循环的条件下,CO转化率 96%,低碳烯烃在碳氢化合物中的选择性68%。最近,荷兰Utrecht大学de Jong教授团队采用SiC,碳纳米纤维等惰性载体负载的Fe以及Na、S等助剂修饰的Fe催化剂,取得了很好进展获得了61%的低碳烯烃选择性,但是转化率升高时,选择性降低。上述报道的催化剂是采用金属铁或者碳化铁为活性组分,反应遵循金属表面的链增长反应机理,产物低碳烯烃的选择性较低,尤其单种产物如乙烯的选择性低于30%,同时,甲烷含量高于15%。
最近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和潘秀莲研究员报道了氧化铝负载的ZnCr2O4尖晶石氧化物与多级孔SAPO-34分子筛复合双功能催化剂,实现了CO转化率17%时,低碳烯烃80%的选择性,其中低碳烷烃选择性为14,烯烃与烷烃的比例(烯烷比)达到5.7。但是催化剂的稳定性仍然有提高的空间,特别是在250h反应后低碳烯烃的选择性明显下降,低于70%,而甲烷选择性则已经高于了5%。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剂及一氧化碳加氢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的方法,特别是稳定性较好,250h反应后低碳烯烃的选择性仍然可以维持在75-80%,甲烷选择性低于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0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