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冠涡轮盘的电火花电弧复合铣削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9780.0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4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昆;申泱;丁鹏飞;敖洪峰;杨一明;孙宏波;徐雯;于海静;白淳;李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H5/00 | 分类号: | B23H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任林冲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轮 电火花 电弧 复合 铣削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带冠涡轮盘的电火花电弧复合铣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根据带冠涡轮盘三维模型叶片流道尺寸,确定粗加工和半粗加工阶段管状电极尺寸;
(2)确定电弧粗加工路径到三维模型边界的粗加工最小距离,粗加工过程中峰值电流范围为600A-1000A,冲液压力为0.4-0.7MPa,电极旋转速度为1500-3000r/min,得到粗加工产品;
(3)确定电弧半粗加工路径到三维模型边界的半粗加工最小距离,半粗加工过程中峰值电流范围为100A-300A,冲液压力为0.1-0.3MPa,电极旋转速度为500-1000r/min,得到半粗加工产品;
确定步骤(2)、(3)中加工路径到三维模型边界的粗加工和半粗加工最小距离的方法为:在带冠涡轮盘相同材料试验件上,通过峰值电流、冲液压力、电极旋转速度不同参数组合进行正交实验,加工相同长度、宽度、深度的槽,记录加工时间和试验件加工前后质量,计算各组参数下加工效率,对获得最大加工效率参数组合形成的槽进行径向剖切,确定影响层厚度,最小距离不小于影响层厚度;
(4)根据三维模型形状,构建仿形电极并进行电火花半精加工,确定电火花半精加工路径到三维模型边界的半精加工最小距离,半精加工过程中峰值电流范围为10A-60A,击穿电压为150-300V,脉冲宽度为50-200μs,得到半精加工产品;
(5)根据三维模型形状,构建仿形电极并进行电火花精加工,精加工过程中峰值电流范围为0.2A-3A,浸液深度不低于50mm,得到精加工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冠涡轮盘的电火花电弧复合铣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加工路径到三维模型边界的半精加工最小距离的方法为:
在带冠涡轮盘叶片相同材料试验件上,通过峰值电流、击穿电压、脉冲宽度不同参数组合进行正交实验,加工相同尺寸的叶片,记录加工时间和试验件加工前后质量,计算各组参数下加工效率,对获得最大加工效率参数组合形成的叶片进行径向剖切,确定影响层厚度,最小距离不小于影响层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冠涡轮盘的电火花电弧复合铣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粗加工路径到三维模型边界的最小距离为0.5-0.8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冠涡轮盘的电火花电弧复合铣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粗加工过程、半粗加工过程使用管状石墨电极对带冠涡轮盘进行电弧铣削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过程使用仿形紫铜电极对带冠涡轮盘进行电火花成型加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冠涡轮盘的电火花电弧复合铣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粗加工过程中击穿电压220-300V,脉冲宽度5-10ms,脉冲间隔1-2ms,得到粗加工产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冠涡轮盘的电火花电弧复合铣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半粗加工路径到三维模型边界的最小距离0.2-0.4mm,半粗加工过程中击穿电压100-220V,脉冲宽度1-3ms,脉冲间隔0.5-1ms,得到半粗加工产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冠涡轮盘的电火花电弧复合铣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半精加工路径到三维模型边界的最小距离0.1-0.2mm,半精加工过程中脉冲间隔50-200μs,得到半精加工产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冠涡轮盘的电火花电弧复合铣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精加工过程中击穿电压50-150V,脉冲宽度6-8μs,脉冲间隔6-8μs,得到精加工产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冠涡轮盘的电火花电弧复合铣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精加工过程中,仿形电极每次进给量不大于0.02mm,精加工产品与三维模型深度尺寸差距不大于0.08mm时,测量其表面粗糙度,如不大于Ra3.2则加工结束,如大于Ra3.2,则调低步骤5峰值电流进行加工,直至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3.2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97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内切管设备
- 下一篇:一种慢走丝切割导电块移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