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抖结构、防抖系统及具有其的摄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8842.6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5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龚高峰;张晓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信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王西江 |
地址: | 2017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片组件 防抖 丝线 簧片 基板 摄像装置 输出端子 输入端子 预定方向移动 基板连接 模糊照片 拍摄过程 电连接 手抖动 底座 收缩 膨胀 支撑 申请 | ||
1.一种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SMA丝线(10);
OIS簧片(20),所述SMA丝线(10)与所述OIS簧片(20)固定连接;
OIS基板(30);
压片组件,所述压片组件部分地设置在所述OIS基板(30)上,所述压片组件与所述SMA丝线(10)电连接,以使所述SMA丝线(10)在电流的作用下收缩或膨胀并带动所述OIS簧片(20)的至少部分沿预定方向移动,所述压片组件具有输入端子(73)和输出端子(74),所述输入端子(73)和所述输出端子(74)均位于所述压片组件的其中一个侧边上;
OIS支座(40),设置在所述OIS基板(30)上,所述OIS支座(40)用于支撑所述OIS簧片(20);
OIS底座(50),设置在所述OIS基板(30)的远离所述OIS支座(40)的一侧并与所述OIS基板(30)连接;
其中,所述OIS簧片(20)用于与AF马达连接,以使所述OIS簧片(20)的至少部分在所述SMA丝线(10)的带动下移动时带动所述AF马达沿所述预定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MA丝线(10)包括多个,多个所述SMA丝线(10)沿所述OIS簧片(20)的周缘设置,每个所述SMA丝线(10)的一端与所述OIS簧片(20)连接,每个所述SMA丝线(10)的另一端为固定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组件包括多个丝线传导端子和多个丝线传导部,多个所述丝线传导端子和多个所述丝线传导部一一对应设置,以使各个所述SMA丝线(10)通过所述丝线传导部与相应的所述丝线传导端子导电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OIS簧片(20)包括簧片本体(21)和挠曲臂(22),所述挠曲臂(22)的一端与所述簧片本体(21)连接,所述挠曲臂(22)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片组件连接,所述簧片本体(21)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OIS支座(40)上,所述簧片本体(21)可沿所述预定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组件包括:
上压片(60),所述上压片(60)设置在所述OIS簧片(20)的远离所述OIS支座(40)的一侧,所述上压片(60)具有上夹线槽(61),所述SMA丝线(1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夹线槽(61)内,所述上夹线槽(61)由所述上压片(60)的延伸臂折弯形成,所述延伸臂包括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上设置有上凹部(63),所述第二折弯部上设置有上凸部(64),所述上凹部(63)和所述上凸部(64)对应设置,所述上凹部(63)与所述上凸部(64)配合以固定所述SMA丝线(10);
下压片(70),设置在所述OIS基板(30)上,所述下压片(70)与所述OIS支座(40)同侧,所述挠曲臂(22)与所述下压片(70)固定连接,所述下压片(70)具有卡爪(70a),所述卡爪(70a)上设置有下夹线槽(71),所述SMA丝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下夹线槽(71)内,所述下夹线槽(71)由所述下压片(70)的延伸臂折弯形成,所述下压片(70)的延伸臂包括第三折弯部和第四折弯部,所述第三折弯部上设置有下凹部(79a),所述第四折弯部上设置有下凸部(79b),所述下凹部(79a)与所述下凸部(79b)对应设置,所述下凹部(79a)与所述下凸部(79b)配合以固定所述SMA丝线(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本体(21)为多边形板体,所述簧片本体(21)具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簧片本体(21)的相对两个对角上;所述压片组件包括两个所述上压片(60),一个所述上压片(60)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另一个所述上压片(60)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所述簧片本体(21)的中部具有通孔,所述簧片本体(21)的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避位口(21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信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信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88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