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处理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8712.2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5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峰;王贺武;欧阳明高;张亚军;李成;李建秋;卢兰光;韩雪冰;杜玖玉;冯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1M2/36;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刘诚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组 热失控 电解液 抽吸装置 处理系统 温度检测装置 壳体连接 壳体内壁 壳体内部 实时监控 控制器 申请 抽出 源头 发现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锂离子电池组(100),包括壳体(1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的多个电芯(160)和充盈于所述壳体(10)内的电解液(190);
电解液抽吸装置(700),与所述壳体(10)连接;
温度检测装置(800),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壁,用于检测所述壳体(10)内部温度;以及
控制器(500),分别与所述电解液抽吸装置(700)和所述温度检测装置(800)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解液抽吸装置(700)吸出所述壳体(10)内的所述电解液(1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组(100)包括:
壳体(10),包括顶部盖板(110)、底部垫板(120)和多个依次首尾连接的壁板(130),所述顶部盖板(110)、底部垫板(120)和所述多个壁板(130)共同围绕形成收纳空间(140);以及
支架(150),设置于所述收纳空间(140),用于分隔所述收纳空间(140)为多个子收纳空间(1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电芯(160)设置于一个子收纳空间(141),每一个所述电芯(160)分别与所述顶部盖板(110)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抽吸装置(700)为多个,每一个所述电解液抽吸装置(700)吸附一个所述子收纳空间(141)内的所述电解液(1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130)开设有多个开孔(138),每一个所述电解液抽吸装置(700)与一个所述开孔(138)通过传输管道(19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抽吸装置(700)包括:
电解液存储箱(710),与所述开孔(138)通过所述传输管道(191)连接,用于存储从所述壳体(10)中吸出的所述电解液(190);
容量检测组件(720),固定设置于所述电解液存储箱(710)内,用于检测所述电解液存储箱(710)内存储的所述电解液(190)的容量;
抽吸装置阀门(730),设置于所述传输管道(191);以及
第一压力泵(740),设置于所述传输管道(191),用于为所述电解液抽吸装置(700)吸出所述电解液(190)提供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解液回收装置(900),与所述多个电解液抽吸装置(700)通过回收管道(192)连接,用于收集所述多个电解液抽吸装置(700)内存储的所述电解液(190);
所述电解液回收装置(900)还与所述控制器(500)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500)的控制信息,将所述多个电解液抽吸装置(700)内存储的所述电解液(190)输送至所述电解液回收装置(9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回收装置(900)包括:
电解液回收箱(910),与所述多个电解液存储箱(710)通过所述回收管道(192)连接,用于收集所述多个电解液存储箱(710)内存储的所述电解液(190);
回收装置阀门(920),设置于所述回收管道(192);以及
第二压力泵(930),设置于所述回收管道(192),用于为将存储于所述电解液存储箱(710)中的所述电解液传输至所述电解液回收箱(910)提供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87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