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星通信频带资源动态分配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8614.9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9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汪星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W16/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李凌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频带资源 端站 卫星通信 动态分配算法 接收通道 网管配置 信令 子网 技术方案要点 业务带宽需求 资源分配模式 信道资源池 接收机 按需分配 背包算法 动态规划 端站设备 发送资源 分配成功 分配模式 管理分配 控制中心 数据发送 业务结束 资源回收 资源申请 资源统一 最优分配 自适应 建链 主站 申请 回复 释放 配置 | ||
本发明提出卫星通信频带资源动态分配算法,涉及卫星通信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为:网管配置子网的频带资源池和接收机接收通道资源,并交给子网控制中心,即NCS来进行资源统一管理分配;网管配置端站资源分配模式到NCS和端站设备,当前预定,实现自适应和按需分配模式;端站根据QOS感知业务带宽需求,根据需求向NCS发送资源申请\释放或调整信令;NCS收到端站信令后,根据端站分配模式和频带资源池及信道资源池,根据动态规划和背包算法,找到最优分配方式;分配成功后,NCS负责开启DTRU接收通道;NCS回复小站资源申请结果;小站配置申请到的频带资源进行数据发送完成建链;业务结束后,由主站负责资源回收,以供其他端站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特别涉及卫星通信中频带资源动态分配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频带资源的租赁费用十分宝贵,如果不能有效的利用会造成极大的浪费,传统频带资源分配存在的问题:
1、所有小站的频带资源根据需要,人工手动配置;
2、频带资源不能多个小站动态共享,只能手动拆链。
主站与小站需要业务通信时,人工在小站端和主站分别配置收发频带资源参数,通信结束后,同样需要人工手动拆除,而且在通信过程中不能自动调节频带资源的大小。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维护成本,并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卫星通信频带资源动态分配算法,解决目前通过人工进行频带资源进行配置,效率低,且在通信过程中不能自动调节频带资源的大小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卫星通信频带资源动态分配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网管配置子网的频带资源池和接收机接收通道资源,并交给子网控制中心来进行资源统一管理分配;
步骤2、网管配置端站资源分配模式到子网控制中心和端站设备,当前预定,实现自适应和按需分配模式;
步骤3、端站根据QOS感知业务带宽需求,根据需求向子网控制中心发送资源申请\释放或调整信令;
步骤4、子网控制中心收到端站信令后,根据端站分配模式和频带资源池及信道资源池,根据动态规划和背包算法,找到最优分配方式;
步骤5、分配成功后,子网控制中心负责开启DTRU接收通道;
步骤6、子网控制中心回复小站资源申请结果;
步骤7、小站配置申请到的频带资源进行数据发送完成建链;
步骤8、业务结束后,由主站负责资源回收,以供其他端站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卫星通信频带资源动态分配算法,在频分复用的模式下,按需动态分配频带资源和主站接收通道资源。当小站有业务需求时,发起资源申请,主站根据该端站的资源配置模式,动态查找匹配最优频带和接收通道,建立端站和主站的无线链路;当业务结束之后,端站发起业务释放通知,主站进行资源回收。频带资源池内的频带资源可以由多个端站轮流共享,且资源的配置过程是完全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干预,节省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频带资源的利用率。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了频带资源的合理调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卫星通信频带资源动态分配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网管配置子网的频带资源池和接收机接收通道资源,并交给子网控制中心(NCS)来进行资源统一管理分配;
步骤2、网管配置端站资源分配模式到子网控制中心和端站设备,当前预定,实现CBR(自适应),BOD(按需分配)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86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