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线路施工用多地形放线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8134.2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9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宋轶哲;郝培栋;张晓峰;牛大治;潘旭明;马红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偃师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B65H49/18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2 | 代理人: | 韩战涛 |
地址: | 4719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线路 施工 地形 放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线路施工用多地形放线车,其包括履带轮车体,履带轮车体的车架上安装车厢和电动伸缩杆,车厢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放线电动机,放线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皮带传动与放线轮连接,放线轮的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座连接在车厢的底部,车厢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竖直设置的支架,支架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打蜡机,打蜡机主要由第一刷辊、第二刷辊和储存桶构成。本发明能够在进行放线的同时能够使得放出去的线缆表面覆盖一定程度的蜡层,从而使得电缆线在放线的过程中避免摩擦导致电缆线破损,消除了安全隐患,而且能够更好应用于复杂的地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巡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配电线路施工用多地形放线车。
背景技术
在配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中涉及到放线工序,目前放线方式包括:
(1)大型放线车,该车包括大型车架、四个行轮和放线轮,施工时需要用拖拉机等牵引机械将该大型放线车拉到目的地,然后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在转场或收工时,再用牵引机械拉回;
该机械存在以下缺陷:1、受场地局限性大,对于场地小或长有农作物、果树的地方,大型放线车进去施工会造成作物或果树伤害,需要进行赔偿和不必要的纠纷;2、移动转场费用高;
(2)人工作业,对于场地小或带有农作物、果树的施工场地,采用人工放线的方法,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劳动强度大,所需人员多,施工成本高;2、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线路施工用多地形放线车。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线路施工用多地形放线车,其包括履带轮车体,履带轮车体的前端设置有驾驶室;所述履带轮车体的车架上安装车厢和电动伸缩杆,车厢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放线电动机,放线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带轮,主动带轮通过传送皮带与从动带轮相连接,从动带轮安装在放线轮的转轴上,放线轮的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座连接在车厢的底部;所述车厢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竖直设置的支架,支架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打蜡机表面焊接的螺母,打蜡机主要由第一刷辊、第二刷辊和储存桶构成,储存桶的顶端开口并安装有上盖,储存桶的下半部分为漏斗状且底部端面开设槽孔,储存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刷辊,第一刷辊的转轴转动连接在储存桶的内壁上,且第一刷辊的长度与槽孔的长度一致,第一刷辊的直径小于槽孔的宽度;所述储存桶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刷辊,第二刷辊与第一刷辊的表面接触设置,且第二刷辊的转轴两端转动连接在滑块上,两块滑块对应滑动连接在支架上开设的竖直滑槽内,滑块的下端面和车厢的顶面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杆端部焊接有金属环。
所述的配电线路施工用多地形放线车,其金属环为不锈钢材质。
所述的配电线路施工用多地形放线车,其车厢的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门体。
所述的配电线路施工用多地形放线车,其第一刷辊和第二刷辊均为橡胶辊且表面粘合绒布。
所述的配电线路施工用多地形放线车,其电动伸缩杆的的底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车架的表面,电动伸缩杆的外筒体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车厢的外表面。
所述的配电线路施工用多地形放线车,其第一刷辊为球形。
所述的配电线路施工用多地形放线车,其储存桶底部的槽孔边缘粘合有橡胶圈,橡胶圈与第一刷辊的表面充分接触。
所述的配电线路施工用多地形放线车,其第一刷辊和第二刷辊的表面均开设有对应的线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偃师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偃师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81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