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D/3D可切换的视景分离元件及其制作方法、立体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7918.3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4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宋尚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元件 可切换 视景 衬底基板 柱状透镜阵列 表面形成 配向 立体显示装置 第一导电层 制作 一体成型 制作工艺 良率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2D/3D可切换的视景分离元件及其制作方法、立体显示装置。该2D/3D可切换的视景分离元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形成第一衬底基板和柱状透镜阵列,柱状透镜阵列远离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有第一配向沟槽;在第一配向沟槽的表面形成第一导电层,或者,在第一衬底基板远离第一配向沟槽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导电层;其中,第一衬底基板与柱状透镜阵列一体成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减少2D/3D可切换的视景分离元件的制作步骤,简化2D/3D可切换的视景分离元件的制作工艺,从而有利于提高2D/3D可切换的视景分离元件的生产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测试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2D/3D可切换的视景分离元件及其制作方法、立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正在从二维显示(平面显示)到立体显示(三维显示)过渡。立体显示技术已经成为显示技术领域发展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显示装置开始整合立体显示技术。并且为提高用户体验,裸眼立体显示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裸眼立体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遮挡、折射等方式,使左眼和右眼看到具有视差信息的画面,从而在大脑中产生立体视觉的效果。
目前,裸眼立体显示装置中的2D/3D可切换的视景分离元件通常包括柱状透镜光栅,利用柱状透镜光栅的分光作用将以特定方式处理的具有视差信息的两幅画面分别投射到人的左眼和右眼。通常,柱状透镜光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基板通常包括玻璃衬底、第一导电层、透镜层以及第一配向层(通常为聚酰亚胺材料),第二基板包括玻璃衬底、第二导电层和第二配向层(通常为聚酰亚胺材料);上述各膜层之间进行对位贴合,使2D/3D可切换的视景分离元件的制作步骤繁多,工艺复杂,且良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2D/3D可切换的视景分离元件及其制作方法、立体显示装置,以减少2D/3D可切换的视景分离元件的制作步骤,简化视2D/3D可切换的景分离元件的制作工艺,从而有利于提高2D/3D可切换的视景分离元件的生产良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2D/3D可切换的视景分离元件的制作方法,该2D/3D可切换的视景分离元件的制作方法包括:
形成第一衬底基板和柱状透镜阵列,所述柱状透镜阵列远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有第一配向沟槽;
在所述第一配向沟槽的表面形成第一导电层,或者,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远离所述第一配向沟槽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导电层;
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与所述柱状透镜阵列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形成第一衬底基板和柱状透镜阵列,所述柱状透镜阵列远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有第一配向沟槽,包括:
形成第一衬底基板和柱状透镜阵列;
采用研磨工艺或者采用双光子激光刻蚀工艺在所述柱状透镜阵列远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所述第一配向沟槽。
进一步地,形成第一衬底基板和柱状透镜阵列,所述柱状透镜阵列远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有第一配向沟槽,包括:
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述柱状透镜阵列以及所述第一配向沟槽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形成第一衬底基板和柱状透镜阵列的同时还包括:
形成框胶侧壁,所述框胶侧壁围绕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四周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述柱状透镜阵列以及所述框胶侧壁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该2D/3D可切换的视景分离元件的制作方法还包括:
提供第二衬底基板,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有第二配向沟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79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