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腐植酸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7815.7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8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延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智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2312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肥料 腐植酸 制备 改性凹凸棒土 乙二胺四乙酸 硅烷偶联剂 腐植酸钾 生长环境 生态效益 腐殖酸 硫酸锰 硫酸锌 重量份 蛭石粉 牛粪 污泥 尿素 秸秆 农作物 改良 土壤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腐植酸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池糖污泥30~60份、牛粪10~20份、秸秆10~20份、改性凹凸棒土5~10份、蛭石粉3~5份、尿素15‑25份、硫酸锰12‑18份、腐植酸钾5‑10份、硫酸锌12‑18份、乙二胺四乙酸1‑3份、硅烷偶联剂KH550 0.5‑1.0份。本发明腐殖酸复合肥料对作物的产量、品质有积极效果,同时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为农作物提供优越的生长环境,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肥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腐植酸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料,是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肥料种类很多,有氮、磷、钾等化学肥料,有豆粕、动物粪便、农业废弃物等有机肥料,还有生物菌等生物肥料,还有硅、镁、铁、硼、硒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不一而足,不同作物由于不同的生长习性、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均不相同,因此,需要结合不同的作物品种,研究不同的肥料,非常需要,以提高作物的品质与生长速度,增加农作物营养与保健价值。
污泥中富含N、P、K,多种中微量营养元素和有机质,是天然的有机肥料。但由于其中含有病原菌、寄生虫(卵)和重金属等多种有毒有害污染物,直接施用存在很大的卫生、安全、环境污染等风险,资源化利用受到制约。因此,如何有效地将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并进行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已成为当今竞相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腐植酸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为污泥作为有机肥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腐植酸复合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池糖污泥30~60份、牛粪10~20份、秸杆10~20份、改性凹凸棒土5~10份、蛭石粉3~5份、尿素15-25份、硫酸锰12-18份、腐植酸钾5-10份、硫酸锌12-18份。
其中,优选地,所述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方法为先用盐酸浸泡凹凸棒土1-2小时,静置,澄清,离心,固体用水洗至中性,烘干后,然后加入乙二胺四乙酸和硅烷偶联剂KH550,拌搅均匀,烘干,粉碎成粉末,即得。
其中,优选地,所述盐酸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8~25%。
其中,优选地,所述乙二胺四乙酸与所述凹凸棒土的重量比为0.1~0.6:1,所述硅烷偶联剂与所述凹凸棒土的重量比为0.05~0.2:1。
其中,优选地,所述污泥的含水量为50~60%。
其中,优选地,所述秸杆为小麦秸杆或玉米秸杆。
本发明并提供一种腐植酸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秸杆加入粉碎机中,粉碎,备用;
(2)将池糖污泥和牛粪加入搅拌机内,添加粉碎后的秸杆,搅拌均匀;
(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送至堆料场,在湿润、有氧的环境下进行有氧发酵,使堆体温度迅速升高,保持温度50~60℃,持续至少10天;
(4)有氧发酵结束后,由翻堆机完成物料的定时翻堆,翻堆频率为每天1~2次,5天后出仓;
(5)发酵后的物料脱水至含水量为20~30%,经自然晾干后粉碎、筛分,然后加入改性凹凸棒土、蛭石粉、尿素、硫酸锰、腐植酸钾和硫酸锌,搅拌均匀,烘干,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污泥与牛粪和农作物废弃秸杆经腐熟处理后,将污泥发酵成有机肥,既能做到废物循环利用,除臭味,又可施入农田,起到培肥地力、提高农产品质量等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智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智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78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