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防治荔枝霜疫病的生防菌株PNC25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7701.2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4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郑丽;吴健雄;蒋仁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0;A01P3/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8 | 代理人: | 吕鹏涛 |
地址: | 5101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荔枝 疫病 菌株 pnc25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防治荔枝霜疫病的生防菌株PNC25及其应用。一株防治荔枝霜疫病的生防菌株PNC25,为乙酰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于2016年11月15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种保藏号为GDMCC No.60108。本发明的乙酰微小杆菌对荔枝霜疫病菌有抑制作用,在多个实验条件下表现优异的防治荔枝霜疫病的生防作用,本发明所述的生防菌剂能在防治荔枝霜疫病中应用。同时,本发明的乙酰微小杆菌对荔枝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可用于制备荔枝保鲜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株防治荔枝霜疫病的生防菌株PNC25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是南方地区重要的亚热带经济作物,素有“中华之珍果”的美称,其经济价值高,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果品之一。但是在我国荔枝主产区,由荔枝霜疫病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 Chen ex Ko et al.)引起的霜疫霉病是引起荔枝减产的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该病害的流行具有间接性爆发的特点,受气候影响较大,在适宜发病的年份,可引起荔枝80%以上的损失。目前,对荔枝霜疫病害控制的有效措施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所诱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病原物的抗药性问题日显突出,因而研究和开发低毒、无残留的生物源农药用于荔枝病害的防治,对于控制农残量、确保食用安全性和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微小杆菌属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目前方法用于防治污染。201110195307.8公开了一株微小杆菌属菌株MG2,该菌株具有很高的脱色高效性,能作为降解三苯甲烷类染料孔雀绿的应用。201610012010.6公开了一株墨西哥微小杆菌2a,2a对原油中胶质及沥青质的最大降解率达到72.8%及57.9%,可使原油粘度降低11.1%;可使固体石蜡在正己烷中的溶解度显著提高,可溶解石蜡量为石蜡总量的62.0%,结晶石蜡量较对照组降低64.7%,使清蜡率及防蜡率分别达77.1%及96.9%;其细胞呈高疏水性,并能较牢靠的附着在金属表面,形成生物膜,防止蜡结晶沉积。200810063812.5公开了一株生物除锰功能菌MB4(Exiguobacterium sp.)属于微小杆菌属,具有去除水中Mn2+的能力,Mn2+去除率高于91%。目前尚未见乙酰微小杆菌具有防治荔枝霜疫病功能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株防治荔枝霜疫病的生防菌株PNC2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菌株的应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含有该菌株的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株防治荔枝霜疫病的生防菌株PNC25,为乙酰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acetylicum),于2016年11月15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种保藏号为GDMCCNo.60108。
本发明所述的保藏号为GDMCC No.60108的生防菌株PNC25在制备防治荔枝霜疫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防治荔枝霜疫病的生防菌剂,以所述的保藏号为GDMCC No.60108的乙酰微小杆菌PNC25为有效成分,其中所述的乙酰微小杆菌PNC25的活菌浓度为1×108~109CFU/mL。
本发明所述的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由乙酰微小杆菌PNC25经液体发酵制备得到,具体包含以下步骤:将乙酰微小杆菌PNC25接种至LB培养液中培养,即可获得所述的生防菌剂。
其中,所述LB培养液的pH值优选7.0-7.2。
所述的培养优选28~30℃,摇床震荡速率为180~200rpm下培养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77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