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页岩气藏不同传质扩散机理对储层渗流能力贡献率的定量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6867.2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0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向祖平;姜柏材;陈中华;寗波;李俊;黄小亮;肖晖;沈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刘泽峰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透率 氦气 无离子水 甲烷 岩心 定量评价 渗流能力 贡献率 页岩气 修正 传质 表面扩散效应 扩散 对比分析 计算甲烷 岩心样品 滑脱 渗流 制取 饱和 老化 | ||
本发明公开了页岩气藏不同传质扩散机理对储层渗流能力贡献率的定量评价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制取岩心样品;将待测岩心进行老化;计算氦气渗透率;使用甲烷代替氦气,计算甲烷渗透率;将完成甲烷和氦气实验的岩心采用无离子水进行饱和,计算无离子水测渗透率;将氦气渗透率进行修正;对比无离子水测渗透率和修正后的氦气渗透率分别得到达西渗流和滑脱效应两机理的等效渗透率,对比分析修正后的氦气渗透率和甲烷渗透率得到表面扩散效应的等效渗透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页岩气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页岩气藏不同传质扩散机理对储层渗流能力贡献率的定量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页岩气的规模化开发改变了全球天然气的供给格局,但与常规天然气开采相比,页岩气藏的孔隙结构特征以及气体赋存状态存在较大差异:1)页岩基岩中的孔隙以纳米孔隙为主,渗透率极低,其主要渗流通道介于孔径4-200nm,常规只考虑粘性达西渗流方程无法描述;2)页岩气藏中吸附气含量较多,占气体总量20%-85%,吸附气对流动的影响不可忽略。然而,基质孔隙中气体是页岩气产能的源泉,如何保持基质中气体高速进入人工裂缝是页岩气井实现高产的基础。为此,国内外研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页岩气基质中的渗流机理包含自由气的黏性流、气体分子与孔壁碰撞产生的滑脱流、孔隙壁面吸附气发生的表面扩散以及有机质中溶解气的构型扩散等。但是目前针对不同渗流机理对渗透能力的贡献仅通过理论推导以及数值模拟,缺乏实验验证与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页岩气藏不同传质扩散机理对储层渗流能力贡献率的定量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页岩气藏不同传质扩散机理对储层渗流能力贡献率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取岩心样品;
步骤二,将待测岩心进行老化;
步骤三,将待测岩心放入岩心夹持器,采用不同压力值的氦气驱替岩心,待岩心出口端流量稳定后记录流量值,然后采用气测渗透率公式,计算氦气渗透率其中,P0为当地大气压,Q0为单位时间记录的氦气排气量,μHe为氦气粘度,L为岩心长度,A为垂直于流动方向岩心的截面积,PHe为测试氦气渗透率时的入口压力;
步骤四,使用甲烷代替氦气,重复步骤三,计算甲烷渗透率其中,为甲烷粘度,为测试甲烷渗透率时的入口压力,QCH40为单位时间记录的甲烷排气量;
步骤五,将完成甲烷和氦气实验的岩心采用无离子水进行饱和,计算无离子水测渗透率其中,Q为通过岩心的流量,为无离子水的粘度,ΔP为通过岩心两端的压力差值;
步骤六,将氦气渗透率进行修正,其中DHe为氦气的扩散系数,DCH4为甲烷的扩散系数;
步骤七,对比无离子水测渗透率和修正后的氦气渗透率分别得到达西渗流和滑脱效应两机理的等效渗透率,对比分析修正后的氦气渗透率和甲烷渗透率得到表面扩散效应的等效渗透率。
优选地,步骤一中,采用线切割设备的规则样品放置于80℃的烘箱中48小时后多次称取岩心干重,直至岩心重量不再发生改变,将岩心移至干燥容器备用。
优选地,步骤二中,将待测试岩心放入岩心夹持器中,逐渐增加围压至22MPa后等待10天。
优选地,步骤三中,采用排水法记录气体流量。
优选地,步骤四中,将做完氦气流态曲线的岩心使用真空设备进行抽真空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68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渗透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泥路面渗水系数的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