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束插件后盖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6865.3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9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孙丰超;宋心雷;张欢;程鹏;朱伟岭;张愉;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曾晨;周放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件 | ||
1.一种线束插件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盖本体、抓持件、驱动件和复位件;其中,
所述后盖本体被设置为用于与线束插件的壳体相连接,所述后盖本体上设有抓持件槽和驱动件槽,所述抓持件槽和所述驱动件槽相连通;
所述抓持件包括卡爪、抓持件连接部和抓持件驱动配合部,所述卡爪包括一对卡爪臂,所述抓持件连接部与所述抓持件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一对所述卡爪臂之间形成有线束定位腔,且一对所述卡爪臂在未受外力作用时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偏移,以使得所述线束定位腔的开口大于线束的外径;
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驱动件槽滑动配合,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抓持件驱动配合部相配合,以向所述抓持件施加使得所述抓持件连接部发生弹性形变的作用力;
所述复位件被设置为用于向所述驱动件提供朝向所述驱动件槽的开口方向的复位力;
所述线束插件后盖具有线束抓持状态和线束释放状态;
在所述线束抓持状态下,所述卡爪臂远离所述线束定位腔的至少部分表面与所述抓持件槽的内壁相抵,以使所述抓持件槽向所述卡爪臂施加使得所述线束定位腔的开口小于线束的外径的作用力;
在所述线束释放状态下,所述驱动件克服所述复位件的复位力朝向所述抓持件驱动配合部的方向移动至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抓持件驱动配合部相接触,以使所述抓持件连接部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得所述卡爪臂离开所述抓持件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插件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本体上还设有线束配合槽,所述线束配合槽与所述抓持件槽相交,且所述线束配合槽与被抓持的线束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插件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件槽的延伸方向和所述驱动件槽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插件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臂的自由端具有膨胀部,且一对所述卡爪臂镜像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插件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件连接部与所述卡爪臂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插件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上还设有驱动件限位凸台;
所述后盖本体上还设有与所述驱动件槽相连通的驱动件限位开口,所述驱动件限位凸台与所述驱动件限位开口相配合,以将所述驱动件限位在所述驱动件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插件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限位开口沿着所述驱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插件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件驱动配合部和所述驱动部均具有斜楔结构,且所述抓持件驱动配合部和所述驱动部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插件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弹簧;
所述驱动件上设有柱状的复位件连接部,所述驱动件槽内设有复位件定位孔,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复位件定位孔和所述复位件连接部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束插件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68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座盒
- 下一篇:一种汽车连接器的防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