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阻燃持久稳定性聚碳酸酯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6685.5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1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曾建广;林明佳;王莹春;申应军;郭永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83/08;C08L83/04;C08K5/42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陈文香 |
地址: | 36102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阻燃 持久 稳定性 聚碳酸酯 共混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聚碳酸酯组合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阻燃持久稳定性聚碳酸酯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聚碳酸酯共混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碳酸酯96‑99份;无卤阻燃剂0.1‑0.5份;氟硅型抗滴落剂0.3‑1份;它助剂0.1份~2份;其中,所述氟硅型抗滴落剂为氟烯烃与有机硅氧烷结构的氟硅共聚物。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阻燃持久稳定性聚碳酸酯共混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以及良好的阻燃持久,其在实际应用中,所制成的注塑制品的阻燃性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能够保证注塑制品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碳酸酯组合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阻燃持久稳定性聚碳酸酯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C具有较高耐冲击性、耐热性、良好的尺寸稳定性、电绝缘性能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家电、电子电器等领域。在一些应用(如用于电气和电子绝缘应用)中,其制品必须在大大低于那些用于大多数模塑热塑性制品的厚度,甚至低至1.6毫米的情况下,依然要求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虽然现有的许多聚碳酸酯组合物可以提供上述性能的有益组合,采用这类聚碳酸酯组合物生产的制品虽然在较小的制品厚度的情况下能达到所期望水平的阻燃性,但是这类制品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阻燃稳定性的下降,降低了制品的阻燃性,使得制品的实际阻燃性能难以把握,给制品的应用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阻燃持久稳定性聚碳酸酯共混物,具有持久稳定阻燃性能,且其制备简单,可操作性强,易于实施。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阻燃持久稳定性聚碳酸酯共混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聚碳酸酯96-99份;
无卤阻燃剂0.1-0.5份;
氟硅型抗滴落剂0.3-1份;
其它助剂0.1份~2份;
其中,所述氟硅型抗滴落剂为氟烯烃与有机硅氧烷结构的氟硅共聚物。
进一步地,所述聚碳酸酯选自芳香族聚碳酸酯、脂肪族聚碳酸酯、芳香族-脂肪族聚碳酸酯、支化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碳酸酯的粘均分子量为17000-28000。优选地,所述聚碳酸酯选自芳香族聚碳酸酯。
进一步地,所述聚碳酸酯共混物包含约有重均分子量高于25000的高分子量聚碳酸酯聚合物和有重均分子量低于25000的低分子量聚碳酸酯聚合物,其中聚碳酸酯共混物包含高分子量聚碳酸酯聚合物和低分子量聚碳酸酯聚合物的重量比1-3:1,优选为重量比为2:1。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无卤阻燃剂为有机硅阻燃剂或者磺酸盐阻燃剂。其中,磺酸盐阻燃剂可为全氟烷基磺酸盐,其化合物上的全氟烷基可以具有1至16个碳原子。全氟烷基磺酸盐可以是全氟丁烷磺酸钾(Rimar盐)、全氟辛烷磺酸钾、全氟己烷磺酸四乙基铵,优选为全氟丁烷磺酸盐(Rimar盐)。有机硅无卤阻燃剂可以是倍半有机硅氧烷;有机倍半硅氧烷为无规倍半硅氧烷、梯形倍半硅氧烷、桥型倍半硅氧烷和笼型倍半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笼型倍半硅氧烷。
进一步地,所述无卤阻燃剂为有机硅阻燃剂、磺酸盐阻燃剂的复配阻燃剂。优选地,有机硅阻燃剂和磺酸盐阻燃剂的重量比为1:0.2。
进一步地,所述其它助剂中包括磷系稳定剂、酚系稳定剂和脱模剂。
进一步地,所述其它助剂还包括增韧剂、热稳定剂、抗氧剂、光稳定剂、增塑剂、填料、着色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阻燃持久稳定性聚碳酸酯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a、按重量份比称取聚碳酸酯、无卤阻燃剂、氟硅型抗滴落剂、其它助剂;
步骤b、将聚碳酸酯投入到混料机,边进行搅拌边加入其它助剂中的液体组分,直至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66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