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连续波频谱扫描诊断闭合性脑损伤的数据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6602.2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8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生;秦明新;杨骏;陈镜伯;张海生;宁旭;金贵;孙建;许佳;徐林;王凤;庄伟;白泽霖;张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5 | 分类号: | A61B5/05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验证参数 矢量网络分析仪 天线 闭合性脑损伤 电磁波信号源 矢量网络分析 数据处理系统 大脑 频谱扫描 连续波 发射电磁波信号 电磁波散射 鉴别系统 诊断 脑损伤 便携 应用 损伤 | ||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连续波频谱扫描诊断闭合性脑损伤的数据处理系统,主要包括电磁波信号源、天线I、天线II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电磁波信号源向大脑发射电磁波信号。天线I连接矢量网络分析仪的端口I。天线II连接矢量网络分析仪的端口II。矢量网络分析仪对电磁波散射参数进行处理,计算得到验证参数A和验证参数B。矢量网络分析仪计算验证参数A与验证参数A'的比值X,及验证参数B与验证参数B'的比值Y;矢量网络分析仪判断比值X和比值Y是否接近1,若是,则大脑正常,若否,则大脑具有损伤。本发明是一种便携、高效的脑损伤鉴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是应用于连续波频谱扫描诊断闭合性脑损伤的数据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被定义为脑功能改变或是由外力引起的脑部病理学变化。在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对全国161个省农村TBI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共监测调查了7600万至8300万人,结果显示,TBI死亡率为12.99/10万人·年至17.06/10万人·年。在欧洲(2012年)和美国(2013年),TBI死亡率分别为11.7/10万人·年和17/10万人·年,我国TBI死亡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并处在较高水平。全球死亡人数统计显示创伤是45岁以下中青年致死的首要原因,其中TBI占该人群50%以上,致死率37%,多数生存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TBI的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治疗费用,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并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经济负担。
战创伤、交通伤和跌落伤是导致TBI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继而由TBI引起的颅内器质性损伤及颅内出血是造成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当中因交通事故、爆炸、跌落而导致的损伤通常是在颅骨或硬脑膜完整的情况下出现的,所以这类脑损伤又可以称为闭合性颅脑损伤。由于是闭合性的,仅通过临床观察是难以诊断和评估伤情的。
对于闭合性颅脑损伤,通常会经过一段功能代偿期和潜伏期,临床症状才迅速恶化。待观察到显著恶化的临床症状时,因后期变化迅速往往来不及抢救,因此早期检测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抢救治疗是降低TBI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目前临床上诊断评估TBI的技术有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spectroscopy,NIRS)和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CT作为检测TBI的金标准,虽然能清楚地显示出血位置、出血形态和出血量,但是由于设备过于庞大笨重且费用较高,难以用于在事故现场进行早期诊断。NIRS通过检测左右两个脑半球组织对近红外光值吸收不对称来判断是否出血,但NIRS仅对出血量大于3.5ml,出血位置距头皮小于2.5cm的血肿才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ICP监测通过将传感器探头植入颅内可以准确、长时间动态监测ICP的变化情况,但是存在损伤、感染等风险。因此便携易用的脑损伤伤情评估系统对脑损伤的救治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应用于连续波频谱扫描诊断闭合性脑损伤的数据处理系统,主要包括电磁波信号源、天线I、天线II和矢量网络分析仪。
电磁波信号源向大脑发射电磁波信号。
电磁波信号源和天线I同侧。
天线I和天线II对称放置于大脑两侧。
天线I通过电缆连接矢量网络分析仪的端口I。天线I接收大脑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反射信号。
天线II通过电缆连接矢量网络分析仪的端口II。天线II接收穿过大脑的电磁波发射信号。
矢量网络分析仪接收电磁波反射信号和电磁波发射信号,计算得到电磁波散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66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