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折叠设备、供电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6565.5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1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杜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H02J50/10;H02J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胡业勤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设备 供电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可折叠设备、供电方法和装置,属于终端技术领域。该可折叠设备包括:壳体、显示屏幕模组、第一供电模组和第二供电模组。显示屏幕模组设置于壳体上;第一供电模组和第二供电模组均设置于壳体内部,且第一供电模组和第二供电模组均与显示屏幕模组连接,用于为显示屏幕模组供电。该可折叠设备通过两个供电模组为显示屏幕模组供电,增大了可折叠设备的供电电量,满足了用户对可折叠设备的电量需求,提高了可折叠设备的实用性和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设备、供电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用户对大屏幕的需求,可折叠设备应运而生。当用户想要观看较大屏幕时,可以将可折叠设备展开,当用户想要节省占用空间时,可以将可折叠设备折叠。
而无线充电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充电技术,该技术对可折叠设备进行充电时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了不借助传统的数据线便可实现对一定距离内的移动终端充电。因此,未来采用无线充电技术对可折叠设备进行充电将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设备、供电方法和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折叠设备,所述可折叠设备包括:壳体、显示屏幕模组、第一供电模组和第二供电模组;
所述显示屏幕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所述第一供电模组和所述第二供电模组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第一供电模组和所述第二供电模组均与所述显示屏幕模组连接,用于为所述显示屏幕模组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屏幕模组包括显示模组和柔性保护盖板;
所述柔性保护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上;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
所述第一供电模组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连接,且所述第一供电模组用于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供电;
所述第二供电模组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连接,且所述第二供电模组用于为所述第二显示模组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屏幕模组包括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
所述第一供电模组分别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连接,且所述第一供电模组用于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供电;
所述第二供电模组分别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连接,且所述第二供电模组用于为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和所述第二显示模组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供电模组包括:第一接收线圈;所述第二供电模组包括:第二接收线圈;
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接收线圈用于和无线充电底座中的第一发射线圈进行电磁感应,产生第一充电电流,所述第一充电电流用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为所述第一供电模组充电;
所述第二接收线圈用于和无线充电底座中的第二发射线圈进行电磁感应,产生第二充电电流,所述第二充电电流用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为所述第二供电模组充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供电模组包括第三发射线圈;
所述第三发射线圈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三发射线圈用于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进行电磁感应,产生第三充电电流,所述第三充电电流用于所述第一供电模组为所述第二供电模组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供电模组包括第四发射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65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直燃发电底渣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音乐分类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