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智能取样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6505.3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7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吉诺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6 | 分类号: | G01N1/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欢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智能 取样 | ||
本发明属于井下取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智能取样器,包括牵引头以及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输出单元以及取样单元;所述的输出单元包括电机、与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丝杆、与所述的丝杆配合的丝母以及与所述的丝母固定连接的移动杆;所述的移动杆随所述的丝杆的转动在所述的壳体内直线移动;所述的移动杆顶部设置有堵塞头;所述的取样单元为壳体的一端形成的空腔;所述的壳体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的堵塞头匹配的密封头。总之,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取样难得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井下取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智能取样器。
背景技术
聚合物驱、深部调驱是目前各大油田广泛使用的三次采油技术,该技术用聚合物水溶液为驱替介质,当聚合物溶液混配完成后,在泵送过程中,在通过各种管线、阀门、井口时,都会受到高剪切应力作用而发生降解。为了评价聚合物溶液在地面注入系统中相对于标准样溶液的粘度损失,有必要对各节点粘度进行取样分析,并进行性能评价,从而指导地面注入流程的优化设计和改进,也可用来评价聚合物溶液粘度损失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井下智能取样器。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井下智能取样器,包括牵引头以及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输出单元以及取样单元;
所述的输出单元包括电机、与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丝杆、与所述的丝杆配合的丝母以及与所述的丝母固定连接的移动杆;所述的移动杆随所述的丝杆的转动在所述的壳体内直线移动;所述的移动杆顶部设置有堵塞头;所述的取样单元为壳体的一端形成的空腔;所述的壳体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的堵塞头匹配的密封头。
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的移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排气孔位置对应的阻挡件。
所述的丝母两端设置有供所述的丝母直线滑动的滑道以防止所述的丝母发生转动。
所述的牵引头内设置有通道以供电线通过;所述的牵引头与所述的壳体之间设置有电线连接密封装置;电线连接密封装置内设置有连接头;所述的连接头用以连接所述的电线以及所述的电机的电源线用以为所述的电机供电。
所述的电机连接有减速机。
电线连接密封装置与所述的电线密封装置与所述的壳体之间设置有钨制配重块。
所述的牵引头顶部设置有伞状的绳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将带有电机的壳体下沉到指定的取样位置,壳体一端的腔体即可完成取样,之后利用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在丝杠的作用下完成转动转变为直线移动,使移动杆能够在壳体内移动,移动杆前端的堵塞头与壳体一端的密封头配合,使样品停留在空腔内不至于流出。同时,本发明的设计,不会对取样聚合物发生剪切力,从而破坏聚合物的状态,影响取样结果。作为优选,在壳体上设置排气孔,当移动杆的堵塞头进行封堵后完成取样后,使移动杆上固定的阻挡件与排气孔位置对应而不会对排气孔进行完全的封堵,在完成取样上提整个井下智能取样器的过程中,可以同时缓慢释放样品中的压力,放置样品压力过大从而发生爆炸。钨制配重块的设置可以使该装置能够到达井下的高压位置。伞状绳帽的设置可以使电线断裂整个井下智能取样器落入井中的时候进行抓取。总之,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取样难得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井下打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井下打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吉诺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吉诺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65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渣包去除机构和智能渣包自动去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玉器加工自动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