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PMMA/PB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6167.3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7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刚;潘晓勇;莫荣强;贺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33/12;C08L67/02;C08L23/08;C08K5/3475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郭会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 pmma pbt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PMMA/PB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包含PC、PMMA、PBT及颜料、相容剂、光稳定剂、润滑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等助剂共混制成。该复合材料至少具有高光泽、高强度、高耐候及耐擦划性能,具体表现在其光泽度达到90°以上,拉伸强度>55MPa,断裂伸长率分布在70‑190%范围内,弯曲强度分布在70‑95MPa范围内,热变形温度分布在90‑115℃范围内,表面硬度≥1H。本发明实现了PC/PMMA/PBT复合材料的高质化,使其具备高光泽、高强度、高耐候性及耐擦划性能,具有低成本化免喷涂、节能、环保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工程塑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光泽、高强度、高耐候、耐擦划PC/PMMA/PB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C树脂(聚碳酸酯)具有优良的抗冲击强度及优异的机械、热、电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电器、工程建筑等领域,为应用最广的五大工程塑料之一。尽管聚碳酸酯具有很多优点,但同时也有比较明显的缺点,例如聚碳酸酯原料成本高、耐化学稳定性差、耐磨性差、加工流动性差、易应力开裂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聚碳酸酯的应用。
PBT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为乳白色半透明到不透明、结晶型热塑性聚酯,主要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工业机械和聚合物复合、共混工业,它具有高耐热性、韧性、耐疲劳性,自润滑、低摩擦系数、耐候性、吸水率低(仅为0.1%)等特性,并且在潮湿环境中仍保持各种物性(包括电性能)及电绝缘性,但介电损耗大。另外,PBT树脂耐热水、碱类、酸类、油类,低温下可迅速结晶,成型性良好,但易受卤化烃侵蚀,耐水解性差,,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遇水易分解,使用需谨慎。
PMMA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优良的光学特性及耐气侯变化特性,特别是优异的着色性能,广泛用于仪器仪表零件、汽车车灯、光学镜片、透明管道。但PMMA树脂存在表面硬度不高、易擦毛、抗冲击性能低、成型流动性能差等缺点。
PC、PBT的合用以及PC、PMMA的合用,部分改善这些材料单独使用时存在的性能缺陷,但PC/PMMA组合中还存在成本高、耐候性能不足的缺点,PC/PBT组合中还存在光泽度不足、耐擦划性能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光泽、高强度、高耐候、高、耐擦划PC/PB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PC/PMMA/PBT复合材料,由包含PC树脂、PMMA树脂、PBT树脂、相容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润滑剂、抗氧化剂、颜料在内的原料共混制成,所述相容剂为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无规共聚物,所述光稳定剂为高效受阻胺类,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苯并三氮唑类,所述润滑剂是硬性晶体蒙旦酯蜡;该复合材料至少具有高光泽、高强度、高耐候及耐擦划性能,具体表现在其光泽度达到90°以上,拉伸强度>55MPa,断裂伸长率分布在70-190%范围内,弯曲强度分布在70-95MPa范围内,热变形温度分布在90-115℃范围内,表面硬度为≥1H。
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无规三元共聚物,与PMMA、PBT有相容、增韧效果,还有热稳定效果;硬性晶体蒙旦酯蜡能够有效改善材料流动性及光泽度,具有内外润滑作用,有利于材料成型及改善制品硬度,改善材料耐擦划性能;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与苯并三氮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复配物是耐候剂,有利于提高材料的老化性能。具体地说,高效受阻胺类,能够能有效的捕获聚合物光氧化降解产生的活性自由基,而且在稳定过程中具有再生功能;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苯并三氮唑类,是一种性能卓越的高效防老化助剂,有助于减少色泽,同时延缓泛黄和阻滞物理性能损失。
所述的PC/PMMA/PBT复合材料,主要是由下列配比的原料经共混制得:
所述PC树脂的热变形温度为110-140℃,(测试标准:ISO,1.80MPa未退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61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