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除磷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6097.1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6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冯发明;陈守应;吕仕友;杨治栋;章凯;钟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楚天两江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絮凝反应室 絮凝沉淀 污泥 室内 高效除磷 污水混合 絮凝反应 絮凝 沉淀 水处理工艺 水中悬浮物 药剂使用量 污水 沉淀收集 高效絮凝 机械搅拌 斜管沉淀 沉淀室 助凝剂 出水 回送 送入 清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除磷工艺,包括使污水依次经过第一絮凝反应室、第二絮凝反应室和沉淀室,向第一絮凝反应室内投入助凝剂,对第一絮凝反应室以内的污水进行搅拌,在第一絮凝反应室、第二絮凝反应室以内收集污泥并排出,在沉淀室内收集获得清水,同时在沉淀室内将收集到的部分污泥与送入第一絮凝反应室内的污水混合之后再次进行絮凝沉淀反应。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机械搅拌、斜管沉淀以及絮凝三种方法相结合的水处理工艺,使原水中悬浮物在投加絮凝药剂后进行高效絮凝反应,还使最终沉淀收集到的污泥中的部分再次回送后与原来的污水混合后再次进行絮凝沉淀,使絮凝沉淀反应更充分,降低药剂使用量,提高了出水质量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高效除磷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政污水处理提标改造中,磷的去除都是采用化学除磷,采用钢筋混凝土水池,其存在占地面积较大,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的问题,为提高水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悬浮物分离的效率,现有技术中常使用水力循环澄清设备或具有机械搅拌装置的澄清池对原水进行处理;水力循环澄清设备的结构较简单,但是对水质、水量、进水压力和水温的变化适应性较差,水头损失较大,且水力循环对来水量和水压的可变范围很窄,变化稍大就导致絮凝效果差,沉淀后出水水质差,使用范围有限。而具有机械搅拌装置的澄清设备由于加入了机械搅拌装置后,可以充分利用已经形成污泥的活性,增加原水中悬浮物的碰撞机会,强化碰撞机率,从而提高沉降分离的效率,提高设备单位面积的产水量,提高了设备运行稳定性,水量损失小,但是操作工艺较复杂,设备结构相应的加工及维修难度很大,工程成本较高,当原水水量或压力出现变化时则设备絮凝效果就难以达到预期,水量损失也较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除磷工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除磷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第一絮凝反应室、第二絮凝反应室和沉淀室,将污水依次送入第一絮凝反应室、第二絮凝反应室和沉淀室,其中,向第一絮凝反应室内投入助凝剂,并且对第一絮凝反应室以内的污水进行搅拌,在第一絮凝反应室、第二絮凝反应室以内收集污泥并排出,在第二絮凝反应室内收集获得过滤水之后送入沉淀室;
步骤二:在沉淀室内使过滤水沉淀分离,在沉淀室内收集污泥并排出,同时在沉淀室以内收集获得清水;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述收集到的污泥中的一部分与步骤一中送入第一絮凝反应室内的污水混合之后再送入第一絮凝反应室以内。
步骤一中所述污水在第一絮凝反应室内是自下而上流动的。
步骤一中所述污水在第二絮凝反应室内是自上而下流动的。
所述沉淀室内设置有斜管沉淀器,步骤二中所述在沉淀室内使过滤水沉淀分离,是使所述过滤水流经斜管沉淀器。
步骤二中所述过滤水在沉淀室内是自下而上流动的。
步骤三中所述与送入第一絮凝反应室内的污水混合的污泥部分相比步骤二中所述在沉淀室内收集到的所有污泥,其质量占比为10%。
步骤三中所述使收集到的污泥中的一部分与步骤一中送入第一絮凝反应室内的污水混合的过程中还包括向其中投入混凝剂。
所述污水在第一絮凝反应室内的滞留时间为12min至15min。
步骤一中所述对第一絮凝反应室内的污水进行搅拌,搅拌强度为,使第一絮凝反应室内壁边缘的水流线速度为0.5-0.6米每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楚天两江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楚天两江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60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混凝反应池
- 下一篇:一种复合絮凝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