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产品中框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5878.9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9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治;周玉龙;邓强;刘均勇;陈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石佩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主体 边框 电子产品 塑胶件 外周缘 电子器件 冲击力 中间连接件 保护能力 传输信号 压铸成型 注塑成型 陶瓷件 陶瓷制 缓冲 围框 粘接 制作 削弱 配合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产品中框,包括:中板和围设在中板的外周缘的边框。中板包括:金属主体和围设在金属主体的外周缘的塑胶件;金属主体为压铸成型件;塑胶件通过注塑成型于金属主体的外周缘;边框为围框状的陶瓷件;边框的内侧与塑胶件的外侧之间通过胶体粘接。同时,还提供一种电子产品中框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陶瓷制的边框配合金属主体,可以保证电子产品中框的强度,并且在边框与金属主体之间采用塑胶件作为中间连接件,其可以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传输信号的削弱作用。在电子产品落摔时,边框所遭受的冲击力先经过塑胶件和胶体进行缓冲,可以减少对安装在金属主体上的电子器件的冲击力,强化对电子器件的保护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产品中框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电子产品都是采用中框结构为核心来构建产品。例如,手机中的中框作为大多数电子器件的承载体而使用。传统的电子产品中框,大多数采用铝合金边框,其目的是加强电子产品在落摔时的抗冲击能力,但是铝合金边框对电子产品的传输信号也起到了一定的削弱作用。另外,铝合金边框在与地面撞击时,冲击力会传递到同样是金属制作的中板上,没有缓冲过渡,而中板作为电子器件的主要载体,这种冲击容易损伤电子器件。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新型的电子产品中框,在满足稳固强度的要求的前提下,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传输信号的削弱,并且加强落摔时对电子器件的保护能力。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产品中框,中板为复合型结构,将压铸成型得到的金属主体,利用注塑成型得到位于金属主体的外周缘的塑胶件。边框为陶瓷件,并且边框的内侧与塑胶件的外侧之间通过胶体粘接。采用陶瓷制的边框配合金属主体,可以保证电子产品中框的强度,并且在边框与金属主体之间采用塑胶件作为中间连接件,其可以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传输信号的削弱作用。另外,在电子产品落摔时,边框所遭受的冲击力先经过塑胶件进行缓冲,然后才传递到金属主体上,可以减少对安装在金属主体上的电子器件的冲击力,强化对电子器件的保护能力。
一种电子产品中框,包括:
中板;中板包括:金属主体和围设在金属主体的外周缘的塑胶件;金属主体为压铸成型件;塑胶件通过注塑成型于金属主体的外周缘;以及
围设在中板的外周缘的边框;边框为围框状的陶瓷件;边框的内侧与塑胶件的外侧之间通过胶体粘接。
上述电子产品中框,中板为复合型结构,将压铸成型得到的金属主体,利用注塑成型得到位于金属主体的外周缘的塑胶件。边框为陶瓷件,并且边框的内侧与塑胶件的外侧之间通过胶体粘接。采用陶瓷制的边框配合金属主体,可以保证电子产品中框的强度,并且在边框与金属主体之间采用塑胶件作为中间连接件,其可以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传输信号的削弱作用。另外,在电子产品落摔时,边框所遭受的冲击力先经过塑胶件和胶体进行缓冲,然后才传递到金属主体上,可以减少对安装在金属主体上的电子器件的冲击力,强化对电子器件的保护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板的外侧设有凹槽;边框的内侧凸设有接插凹槽的凸块。在中板与边框对接时,利用凹槽和凸块可以进行对位,提高组装的精度,并且加强中板与边框在组装后的稳固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凹槽成型于金属主体的外周缘;塑胶件设有供凸块穿过的避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塑胶件的外周缘成型有微缝天线。当电子产品落摔时,边框也会对微缝天线产生挤压,由于该微缝天线是成型于塑胶件上的,故微缝天线也具备塑胶件的弹性形变能力,也能起到缓冲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边框包括:多条依次拼接成围框结构的陶瓷边条。将边框设计为多条依次拼接的陶瓷边条,有利于提高加工和组装的便利性。
同时,提供一种电子产品中框的制作方法。
一种电子产品中框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将金属原料通过压铸成型得到金属主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58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盘式手机支架
- 下一篇: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壳体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