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差分队列服务队列数据包的服务质量保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5528.2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7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程欣;姜胜明;夏铭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47/6275 | 分类号: | H04L47/6275;H04L47/6295;H04L47/56;H04L41/50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成秋丽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队列 服务 数据包 服务质量 保障 方法 | ||
1.一种用于差分队列服务队列数据包的服务质量保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1)根据时延要求,在源节点对具有服务质量保障要求的数据包设置高优先级,对不具有服务质量保障要求的数据包设置低优先级;
(12)在每一个有差分队列服务队列的节点,设置第一计数器和第二计数器,所述第一计数器为该节点成功发送的高优先级数据包数量,所述第二计数器为到达该节点总的高优先级数据包数量;
(13)针对每一个有差分队列服务队列的节点,对该节点的权重系数、节点高优先级数据包的成功发送率的对应目标值、节点设置参数、权重系数的减小调整值、权重系数的增大调整值进行初始化,其中,权重系数的减小调整值大于其增大调整值;
(14)针对任意一个有差分队列服务队列的节点,判断到达该节点的数据包是否为高优先级;
(15)若是,第二计数器计数增加,对该高优先级数据包计算数据包新的可容忍的最大等待时长、数据包在该节点最迟需要离开时刻;
(16)判断到达节点的数据包是否处理完毕,在判断到达节点的高优先级数据包成功发送的情况下,第一计数器的计数值增加;
(17)根据所述第一计数器计数值,所述第二计数器计数值,计算该节点高优先级数据包的成功发送率P=m/n,其中,m是第一计数器计数值,n是第二计数器计数值;判断该节点高优先级数据包的成功发送率P和高优先级数据包的成功发送率的对应目标值P'是否满足:其中,ε是节点设置参数,若是,转到步骤(19),如果否,执行步骤(18);
(18)判断该节点高优先级数据包的成功发送率P和高优先级数据包的成功发送率的对应目标值P'是否满足:P'-P>P'*ε,如果满足,则根据权重系数的减小调整值减小权重系数并返回到步骤(15),否则,判断该节点高优先级数据包的成功发送率P和高优先级数据包的成功发送率的对应目标值P'是否满足:P'-P<-P'*ε,若是,根据权重系数的增大调整值增大权重系数并返回到步骤(15),否则,执行步骤(19);
(19)该节点权重系数的自适应调整流程结束,输出该节点设置的权重系数;
(20)针对任意一个有差分队列服务队列的节点,将到达的高优先级数据包在该节点的可容忍的最大等待时长乘以该节点的权重系数,可得到对应数据包新的可容忍的最大等待时长,计算出数据包在该节点的最迟需要离开时刻;
(21)针对任意一个有差分队列服务队列的节点,将队列中所有的高优先级数据包按照其在该节点计算的最迟需要离开时刻的大小升序排序,并在队列头依次转发高优先级数据包,提高该节点自适应调整状态下高优先级数据包的转发效率,即服务质量保障的提升;
其中,高优先级数据包在该节点新的可容忍的最大等待时长的计算公式为:
d'=a*d,
其中,a代表该节点设置的权重系数,d'为数据包在该节点新的可容忍的最大等待时长,d为数据包在该节点的可容忍的最大等待时长;
数据包在该节点最迟需要离开时刻的计算公式,包括:
e=clock+d',
其中,clock代表数据包到达该节点的时刻,数据包在该节点的可容忍的最大等待时长的表达为:D代表端到端的最大时延、代表数据包在到达的第i个节点的前i-1个节点实际经历的最大时延、代表数据包在剩余路径的节点将要经历的最大时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55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