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屏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5103.1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8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聚汇光电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装置 活动体 盖体 透明观察窗 双层结构 固定体 屏蔽层 卡扣活动连接 电磁波屏蔽 电子元器件 内部元器件 框架连接 卡扣 转轴 元器件 体内 观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蔽装置,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两侧的盖体,本体和盖体间采用卡扣活动连接,本体和盖体均采用双层结构,双层结构间设有屏蔽层,本体上还设有透明观察窗,本体包括框架、固定体和活动体,活动体一端通过转轴和固定体连接,一端通过卡扣与框架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本体和盖体内的屏蔽层实现对电子元器件的电磁波屏蔽,又由于本体上有透明观察窗,便于观察屏蔽装置内各元器件的情况,通过活动体的开启对内部元器件进行更换,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屏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类电子元件应用越来越多,相互之间的干扰越来越多,一般的电子设备,如电视机、计算机、测试设备等都安装有众多的电子元器件。当电子设备工作时,电子元器件就会产生电磁波,这样不仅使得内部的电子组件之间会产生电磁干扰,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而且电磁波还会向外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如何屏蔽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电磁波已经成为业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现有的屏蔽罩结构较复杂以致成本较高,且大多为一个整体,安装以及拆卸检修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屏蔽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屏蔽装置,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两侧的盖体,本体和盖体间采用卡扣活动连接,所述本体和盖体均采用双层结构,双层结构间设有屏蔽层,本体上还设有透明观察窗,本体包括框架、固定体和活动体,所述活动体一端通过转轴和固定体连接,一端通过卡扣与框架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屏蔽层为导电制成的金属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本体和盖体内的屏蔽层实现对电子元器件的电磁波屏蔽,又由于本体上有透明观察窗,便于观察屏蔽装置内各元器件的情况,通过活动体的开启对内部元器件进行更换,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屏蔽装置,包括本体1和设置在本体两侧的盖体2,本体1和盖体2间采用卡扣活动连接,方便实现对电子元器件的屏蔽安装,方便快捷,本体1和盖体2均采用双层结构,双层结构间设有屏蔽层,本体1上还设有透明观察窗3,本体1包括框架4、固定体5和活动体6,活动体6一端通过转轴7和固定体连接,一端通过卡扣8与框架连接。
通过本体和盖体内的屏蔽层实现对电子元器件的电磁波屏蔽,又由于本体上有透明观察窗,便于观察屏蔽装置内各元器件的情况,通过活动体的开启对内部元器件进行更换,方便快捷。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聚汇光电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聚汇光电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51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