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能农业大棚微通道局部恒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4781.6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1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欧瑞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路小龙 |
地址: | 236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通道 空气能 局部恒温系统 农业大棚 恒温控制器 供暖管网 恒温水箱 主回水管 供暖管 苗床 加热 空气能主机 微电脑控制 微电脑 节能环保 内部设置 直径比较 植物种植 保温层 零污染 散热量 大棚 通管 供暖 检测 节约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能农业大棚微通道局部恒温系统,包括空气能主机、恒温水箱、微通道局部供暖管网、恒温控制器、微电脑和苗床,所述恒温水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主供暖管和主回水管,所述主供暖管和主回水管均与微通道局部供暖管网连接。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空气能农业大棚微通道局部恒温系统,首先,采用局部供暖,只针对植物加热,不需要对整个大棚加热,而且苗床内部设置了保温层,温度不会损失,更加的节能环保,并且空气能是由微电脑控制,不用人为操作,而且零污染,还能在一季植物种植结束后将管路折除,大大节约成本,最后,微通管的直径比较小配合恒温控制器检测效果,散热量和温度控制更精确,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大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能农业大棚微通道局部恒温系统。
背景技术
自然界中温度分布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时间上温度随着四季和昼夜交替而周期性的变化,在空间上温度随着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温度的这些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影响。
根据植物学原理,植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所发生的一切生物化学作用,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当植物生命所需要的其他因子都得到基本满足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环境温度与植物生长发育成正相关,一般每种植物都对应有一个最低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和最适宜生长温度。环境温度低于最低生长温度或高于最高生长温度时,植物将停止生长,而环境温度在最适宜时,植物生长发育最快,植物的这个特性简称为生长三基点温度。当环境温度稍微低于最低生长温度或稍微高于最高生长温度时,植物虽然停止生长,但仍然能够存活,只要温度恢复到三基点温度内,植物仍继续生长。从植物生命的角度讲,每种植物还有一个生命极限温度指标,当植物生存环境温度超过这个温度范围时,植物的生命系统遭受到破坏,植物死亡。即使环境温度再恢复到到三基点温度内,植物也不能继续生长。不同种类的植物的生命极限和三基点温度不同,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天室外温度较低,不能始终保持在作物生命极限的最低温度之上,因此露地作物不能进行生产,于是需要农业大棚对植物进行供暖;
现有的空气能农业大棚微通道局部恒温系统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目前农业大棚供暖方式一般为烧煤、烧油和电加热,煤和油加热对环境污染严重和危险系数太高,电加热供暖耗能太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空气能农业大棚微通道局部恒温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能农业大棚微通道局部恒温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气能农业大棚微通道局部恒温系统,包括空气能主机、恒温水箱、微通道局部供暖管网、恒温控制器、微电脑和苗床,所述恒温水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主供暖管和主回水管,所述主供暖管和主回水管均与微通道局部供暖管网连接,所述微通道局部供暖管网、恒温水箱、主供暖管和主回水管构成植物恒温回路;
所述空气能主机用于加热恒温水箱内部的冷水;
所述恒温水箱用于维持空气能主机加热后水的温度;
所述微通道局部供暖管网用于维持植物底部土壤的温度;
所述恒温控制器用于检测微通道局部供暖管网周边的温度;
所述主供暖管用于输送微通道局部供暖管网所需要的温水;
所述主回水管用于送走微通道局部供暖管网内部的冷水;
所述苗床用于冬季种植农作物;
所述微电脑控制整个空气能农业大棚微通道局部恒温系统的运行。
优选的,所述空气能主机的内部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过滤器、膨胀阀和冷媒管道,所述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过滤器和膨胀阀之间依次通过冷媒管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欧瑞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欧瑞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47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