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货包包容性能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54479.0 | 申请日: | 2018-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2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孙洪超;李国强;庄大杰;孙树堂;孟东原;连一仁;陈磊;张智;杨洁;杨彪;闫峰;王学新;张建岗;马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M3/32 | 分类号: | G01M3/32;G01M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王体浩 |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截断阀 放射性物品 运输容器 性能检测系统 检测 包容 真空泵 安全评价 串联设置 法规标准 法规要求 运输货包 准确检测 抽真空 放气阀 真空计 质谱仪 气路 容纳 试验 | ||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设计和安全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货包包容性能检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能够容纳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货包的检测仓,通过气路与检测仓相连并能够对检测仓抽真空的真空泵,串联设置在气路上的第一截断阀、第二截断阀,第二截断阀靠近真空泵,还包括连接到检测仓和第一截断阀之间的气路上的真空计以及通过第三截断阀连接到第一截断阀和第二截断阀之间的气路上的质谱仪,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截断阀和第二截断阀之间的气路上的放气阀。该系统能够准确检测放射性物品运输货包经受法规要求的试验后的包容性能,判断其是否满足相关法规标准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设计和安全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货包包容性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放射性物质运输货包安全是放射性物质运输活动的固有安全。不同的放射性物质运输货包装载的内容物不尽相同,可以是放射源、核燃料、乏燃料、核材料等,内容物形式可能是金属、化合物、结构件、粉末等形式。辐射危害可能是外照射、内照射或者两者兼具。一旦内容物泄漏到环境中会造成工作人员和公众造成辐射危害,尤其吸入内照射危害更严重。
出于人员防护的目的,通常放射性物质运输货包应具备密封包容性能。在常规运输条件下,放射性物质运输货包的泄漏率应满足标准要求。同时,在国家标准要求的经受正常运输条件和事故条件验证能力试验后,放射性物质运输货包的泄漏率应满足标准要求。通过对放射性物质运输货包的泄漏率进行监测,来判断其是否满足要求。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检测方法。例如:利用肥皂泡法可以检测设备泄漏率是否大于10-4Pa˙m3/sSLR。
按照灵敏度不同,定量法可分为气压降低(升高)法、包层充气(抽真空)-气体探测器法、背压-包层抽真空法,定性法可分为气泡技术、肥皂泡法、示踪气体检漏探头法和示踪气体喷射法。根据内容物的特点,选择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气体泄漏检测较常用的方法包括肥皂泡法、气压升高法、气压降低法、包层充气(抽真空)-气体探测器法等,通常将组合采用两种以上检测方法。
随着质谱测量技术的发展,一些泄漏检测方法的测量精度可以10-8Pa˙m3/sSLR,甚至更低。通常,需要设计专门设施、设备实现较高精度的泄漏率检测,例如货包专用的检测仓、气路系统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货包包容性能检测系统及其检测货包包容性能的方法,能够准确检测放射性物品运输货包经受法规要求的试验后的包容性能,判断其是否满足相关法规标准要求。
为达到以上目的,在基础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货包包容性能检测系统,其中,包括能够容纳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货包的检测仓,通过气路与所述检测仓相连并能够对所述检测仓抽真空的真空泵,串联设置在所述气路上的第一截断阀、第二截断阀,所述第二截断阀靠近所述真空泵,还包括连接到所述检测仓和所述第一截断阀之间的所述气路上的真空计以及通过第三截断阀连接到所述第一截断阀和所述第二截断阀之间的所述气路上的氦质谱仪,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截断阀和所述第二截断阀之间的所述气路上的放气阀。
进一步,所述检测仓包括设有气路通道的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筒体开口上的盖板,所述筒体和所述盖板之间设有密封圈保持密封,所述气路通过所述气路通道与所述检测仓连通。
进一步,所述密封圈为O型氟橡胶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盖板通过连接螺栓设置在所述筒体开口上。
进一步,所述盖板和所述筒体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所述气路通道与所述气路连接的出口部分的结构适合卡箍快速连接。
进一步,所述筒体直径为21.7cm,所述筒体侧壁厚度为0.6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未经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4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双油管的密封检测工装
- 下一篇:一种彩印包装性能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