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FID标签、防复制包装结构和RFID标签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4414.6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7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叶雪辉;林和瑞;王雲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艾欧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玉芳;杨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条 屏蔽 天线 防复制 两臂 包装结构 检测线圈 检测 超高频频率 电气连接 非法用户 数据信息 损坏检测 天线电气 撕除 保密 篡改 发射 攻击 覆盖 记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FID标签、防复制包装结构和RFID标签的检测方法,RFID标签包括:RFID芯片、天线、检测线圈以及屏蔽封条。其中:天线具有用以接收和发射超高频频率信号的两臂,屏蔽封条覆盖在所述天线的两臂,以使天线的两臂形成环路。检测线圈的一部分设置在屏蔽封条上,另一部分与RFID芯片电气连接,从而在屏蔽封条被撕除时能够损坏检测线圈,并由RFID芯片检测并记录损坏信息。RFID芯片与天线电气连接。本发明具有保密防复制的作用,杜绝非法用户或攻击者能够随意获取和篡改RFID标签的数据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RFID标签、防复制包装结构和RFID标签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智慧包装是指通过包装材料上的RFID技术标签、可变数据条形码、一维条形码及二维码等各类智能标签,承载地理标志、企业标志、公司商标、产品信息、活动内容等数字化信息,可应用于产品生产管理、流通防伪朔源、品牌宣传、营销互动等多个环节,是工企业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工具。目前,随着智慧包装行业的不断发展,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智能包装越来越强调交互的重要性,而这其中的RFID技术作为智能包装中的热点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具有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操作快捷方便等一系列优势,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常规的RFID标签,是通过读写设备以无线方式与RFID标签进行数据交换,虽然给用户带来极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但是也使非法用户或攻击者通过非法设备能够随意监听这些无线通信信息。即使对RFID通信信息进行了加密处理,非法用户或攻击者也可以通过长期自由地获取大量加密数据,最后破解这些信息。另外,非法用户或攻击者还可以通过揭下产品上的正品RFID标签,转移所述RFID标签至其他包装上,导致正规产品被假冒以假乱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RFID标签、防复制包装结构和RFID标签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具有保密防复制的作用,杜绝非法用户或攻击者能够随意获取和篡改RFID标签的数据信息,RFID标签被撕除时,RFID芯片会永久记录该RFID标签被拆毁。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FID标签,包括:RFID芯片、天线、检测线圈以及屏蔽封条;其中:
所述天线具有用以接收和发射超高频频率信号的两臂,所述屏蔽封条覆盖在所述天线的两臂,以使所述天线的两臂形成环路;
所述检测线圈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屏蔽封条上,另一部分与所述RFID芯片电气连接,从而在所述屏蔽封条被撕除时能够损坏所述检测线圈,并由所述RFID芯片检测并记录损坏信息;
所述RFID芯片与所述天线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天线为铝或铜材质制成的偶极子天线。
优选地,所述屏蔽封条为铝箔材质制成的一层金属片。
优选地,所述检测线圈的材质为铝箔。
优选地,所述检测线圈呈环形结构;所述检测线圈的其中一条边与所述RFID芯片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RFID芯片内置一存储区,用于记录所述检测线圈是否被损坏的信息。
优选地,还包括一贴附片;所述天线和所述屏蔽封条设置在所述贴附片上。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复制包装结构,包括封口以及配置在所述封口内侧的如第一方面所述的RFID标签。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RFID标签的检测方法,包括:
RFID芯片获取检测线圈两端的电阻值;
当所述电阻值为0时,则判断所述检测线圈未被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艾欧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艾欧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44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