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换热管检测的专用超磁导体励磁贴片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3485.4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4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丁菊;刘书宏;许金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9/34 | 分类号: | G01N29/34;G01N29/24;G01N2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磁 导体贴片 检测 励磁线圈 换热管 贴片 被检测工件 导体 永磁体 励磁 周向均匀布置 磁化 换热管管体 空间利用率 磁场方向 繁琐步骤 复杂结构 连接检测 周向缠绕 轴向平行 纵向磁化 贴片组 小管径 耦合剂 压伤 增设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换热管检测的专用超磁导体励磁贴片及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换热管管体上设有若干组超磁导体贴片组,每一组超磁导体贴片组中包含若干片超磁导体贴片、一组励磁线圈,贴片组中的每一片超磁导体贴片采用纵向磁化,即磁场方向与被检测工件轴向平行,周向均匀布置在被检测工件上,将励磁线圈周向缠绕在若干片超磁导体贴片上,并增设耦合剂,所述励磁线圈连接检测仪器。本发明可以实现较小管径或者复杂结构管道的检测,尤其适用于换热管检测。本发明方法空间利用率高,贴片操作简单,避免了在常规直接磁化方法中安装永磁体的繁琐步骤和操作人员被永磁体压伤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导波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检验U型或者S型换热管的导波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对于长时间直接受火焰加热或者高温烟气传热的辐照换热管,或者高温蒸汽传质传热的换热管束,容易造成渗碳、硫化、氧化、变形等一系列腐蚀破坏。一般为了保证强化传热,大型换热器换热管具有空间结构,做成U型或者S型,该种结构构造复杂,尺寸较大,拆装困难且渗碳和变形均发生在管壁内测等。在常规导波检测过程中,导波自身特性,传播到弯头处容易发生频散现象,给一发一收或自发自收的常规检验带来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换热器管检测的专用超磁导体励磁贴片及布置方式和使用方法,确保导波能够有效对换热管的直管段和弯头各个地方进行有效检测。本方法通过时间控制保证超导贴片之间发出的导波信号不产生干扰。操作简单,提高效率,并能够进行实时超声导波的非接触性检测,避免了在常规直接磁化方法中安装永磁体的繁琐步骤和操作人员被永磁体压伤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用于换热管检测的专用超磁导体励磁贴片,其特征在于,换热管管体上设有若干组超磁导体贴片组,每一组超磁导体贴片组中包含若干片超磁导体贴片、一组励磁线圈,贴片组中的每一片超磁导体贴片采用纵向磁化,即磁场方向与被检测工件轴向平行,周向均匀布置在被检测工件上,将励磁线圈周向缠绕在若干片超磁导体贴片上,并增设耦合剂,所述励磁线圈连接检测仪器。
进一步的,换热管的直管段的一端设有超磁导体贴片组A,直管段的另一端设有超磁导体贴片组B,超磁导体贴片组A处设有导波信号发射探头,超磁导体贴片组B处设有导波信号接收探头,所述导波信号发射探头和导波信号接收探头由超磁导体贴片连接一个连接仪器的信号数据线组成。
进一步的,换热管的弯头处,弯头前部设有超磁导体贴片组B,超磁导体贴片组B处设有导波信号发射探头,弯头后部设有超磁导体贴片组C,超磁导体贴片组C处设有导波信号接收探头,所述导波信号发射探头和导波信号接收探头由超磁导体贴片连接一个连接仪器的信号数据线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超磁导体贴片为形状为长方形,采用超高磁导率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励磁线圈为40匝数的铜排线,通过连接器连接形成一个闭环,环绕于被检测工件管外。
一种用于换热管检测的专用超磁导体励磁贴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间接磁化方法,首先将超磁导体贴片进行纵向磁化,再将贴片周向均匀布置在被检测对象上,然后将励磁线圈周向缠绕在磁导体贴片上,在完成布置后,励磁线圈将在超磁导体贴片中产生纵向导波,纵向导波通过耦合剂进入被检测对象。
本发明由于纵向导波是在超磁导体贴片中产生后再进入被检测工件,因此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纵向导波对非导磁材料换热管和复杂形状的换热管的检测。超高磁导率的超磁导体贴片,厚度薄,励磁线圈使得在换热管上的贴片中质点振动需要的能量较小,因此仪器功率得以降低,可以实现较小管径或者复杂结构管道的检测,尤其适用于换热管检测。本发明方法空间利用率高,贴片操作简单,避免了在常规直接磁化方法中安装永磁体的繁琐步骤和操作人员被永磁体压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a-1c是本发明超磁导体贴片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34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