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目标显著性特征的目标跟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2537.6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8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丁新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246 | 分类号: | G06T7/2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置信度 显著性特征 目标跟踪 目标位置 判别模型 启动检测器 场景目标 概率特征 跟踪结果 跟踪目标 检测区域 模型更新 目标判别 提取检测 序列跟踪 最终结果 初始化 鲁棒性 跟踪 检测 概率 | ||
1.一种基于目标显著性特征的目标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目标跟踪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通过视频序列中标定的第一帧对目标位置进行初始化并提取特征进行跟踪目标判别模型M1和检测目标判别模型G1初始化;
S2、从第二帧开始,对于第t帧,依据上一帧的目标位置进行检测区域的框定,其中,t>=2;
S3、提取检测区域的HOG以及前景概率特征,获取增强型目标特征;
S4、依据跟踪目标判别模型Mt-1,获得新一帧检测区域的置信度图,确定出目标位置区域P1;
S5、依据目标位置区域P1对跟踪结果的最大置信度以及前景概率的最大置信度进行判别;
S6、若跟踪结果的置信度以及前景概率的最大置信度同时大于阈值A和阈值B,则将步骤S4中的目标位置区域P1作为最终的目标跟踪结果,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S7;
S7、启动孪生卷积神经网络为检测器对目标检测区域中的目标进行检测得到另一个目标位置区域P2;
S8、依据检测目标位置区域P1和目标位置区域P2进行跟踪置信度的对比,选择置信度较高的一个作为最终的结果;
S9、依据各自的更新规则对跟踪目标判别模型Gt和检测目标判别模型Mt进行模型更新,然后跳转到步骤S2,进行接下来图片帧的目标跟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目标显著性特征的目标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过程如下:
S11、给定一系列视频帧,在第一帧中框定出所要跟踪的目标以及位置信息,即宽高和中心点坐标;
S12、根据目标的初始位置截取兴趣区域生成到目标的初始类别,并且将目标兴趣区域作为该初始类别的类别中心;
S13、利用第一帧的信息对跟踪目标判别模型M1和检测目标判别模型G1初始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目标显著性特征的目标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过程如下:
S21、从第t帧图像开始,利用上一帧的跟踪结果确定出目标区域的大小w×h,其中w、h分别是指框定出的目标区域的宽度以及高度;
S22、框定出以中心位置为中心,宽高大小为(w+k)×(h+k)的当前帧图像的目标检测区域:
k=α*(w+h)/2
其中α为可调整参数,k为检测区域的扩展系数;
S23、其中将目标中心周围(w-k)×(h-k)所框定的区域用Zf表示,代表前景区域,在每帧中划定的目标区域与(w+k)×(h+k)之间的区域用Zb表示,代表的是背景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25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