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霞光釉建水白陶烧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2017.5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7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苟霖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苟霖章 |
主分类号: | C04B41/90 | 分类号: | C04B41/90;C04B3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尚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335 | 代理人: | 李立藏 |
地址: | 654223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窑 釉料 烧制 熏蒸 铝粉 铝块 胚体 停止加热 孔对准 盖板 盖子 陶器 出窑 带孔 上电 陶制 装窑 装入 冷却 选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霞光釉建水白陶烧制工艺,包括选材:首先选取形状和品相良好的胚体作为待烧制的样品;装窑:将选择好的样品装入电窑,并均匀的放置在电窑的四周;添加釉料:在电窑的内部在需要上釉料的胚体的部位放置铝块,铝块的上方放置铝粉,铝粉的上方放置釉料;控制熏蒸位置:用带孔的陶制盖子盖在釉料上方,将孔对准陶器需要熏蒸的位置;盖上电窑的盖板进行烧制并控制电窑的温度;停止加热,并进行冷却,出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烧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霞光釉建水白陶烧制工艺。
背景技术
霞光釉建水白陶,其创作结合了建水紫陶的传统烧制工艺并添加釉料进行创新制作,使白陶作品在烧制中出现窑变,成品呈现霞光釉色,类似建水柴烧窑自然窑变。但相比于柴烧淘器自然窑变不可控的随机性,霞光釉白陶可以通过控制釉料的添加量和熏蒸的位置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霞光釉建水白陶烧制工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霞光釉建水白陶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选材:首先选取形状和品相良好的胚体作为待烧制的样品;
装窑:将选择好的样品装入电窑,并均匀的放置在电窑的四周;
添加釉料:在电窑的内部在需要上釉料的胚体的部位放置铝块,铝块的上方放置铝粉,铝粉的上方放置釉料;
控制熏蒸位置:用带孔的陶制盖子盖在釉料上方,将孔对准陶器需要熏蒸的位置;
盖上电窑的盖板进行烧制并控制电窑的温度;
停止加热,并进行冷却,出窑。
进一步,所述釉料为家用食盐,所需釉料的重量为10-30g。
进一步,所述陶制盖子为一侧边开设有豁口的陶制盖子。
进一步,所述铝块的尺寸和厚度可以根据陶瓷需要上釉的部位进行选择和调节。
进一步的,烧窑在1~12小时内从室温升温至300℃,再以每小时升温30~50℃的速度升至1100℃,然后缓慢升温至12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相比于柴烧陶器自然窑变不可控的随机性,霞光釉白陶可以通过控制釉料的添加量和熏蒸的位置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使得陶瓷具有渐变性,极大地提高了建水紫陶的美感,避免了传统建水陶艺的审美疲劳,对建水紫陶产业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为研究窑变的专家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研究方向,开启了建水紫陶制作工艺的新方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霞光釉建水白陶烧制工艺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霞光釉建水白陶烧制工艺。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甜叶菊含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苟霖章,未经苟霖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20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温陶瓷坯釉直印釉墨及其应用和陶瓷制品
- 下一篇:生产酸式磷酸二氢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