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鲫鱼的等离子照射育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1693.0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8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赵道全;邢新会;李治勋;王立言;李先明;谢国强;魏泽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畅晓莹;李荷香 |
地址: | 45004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精卵 等离子照射 鲫鱼 育种 照射 托盘 颗粒饲料 人工催产 养殖周期 逐渐过渡 孵化池 固定的 培育池 照射窗 滑动 生长 豆浆 常压 亲本 投喂 鱼体 粘附 鲤鱼 喷洒 孵化 后代 水泥 收益 培育 | ||
本发明涉及鲫鱼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获得优良后代、生长速度快的鲫鱼的等离子照射育种方法,挑选亲本后人工催产,将受精卵粘附于固定的附卵片上,用托盘在仪器照射窗下滑动,对受精卵用室温常压等离子照射,照射后的受精卵附卵片穿起放于培育池培育,照射后附有受精卵的附卵片固定在水泥孵化池中孵化,三天后喷洒豆浆,随着鱼体长大,逐渐过渡到用颗粒饲料投喂;本发明提高了鲤鱼的生长速度,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了收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鲫鱼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获得优良后代、生长速度快的鲫鱼的等离子照射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产业中的鱼类遗传育种,一直是水产科学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挪威遗传学家Dr. Gjedrem Trygve 指出世界水产养殖产品只有1-2%来自遗传改良的养殖品种。而我国水产养殖品种达到150余种,只有10%的养殖品种经过遗传改良,16.5%从养殖改良的新品种获得,水产养殖遗传改良率17%,良种覆盖率50%,所以,优良新种改良育种及新品种的获得,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鱼类育种常用通常采用群体选育法、家系选育、亲本选育和综合选育等,但普遍存在着育种周期长、人力物力投入大,制约了鱼类育种的快速发展,所以,采取先进的育种技术,建立新的育种研究创新平台、提高水产遗传育种的效率和种苗质量,对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鲫鱼是优质水产品之一,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由于鲫鱼生长速度慢,有的地方品种两年长不到200克,因此不被养殖者做为主要养殖对象。
现有鲫鱼繁殖都是自然繁殖,后代生长性能、抗逆性能容易退化。后代生长速度慢,1龄1-2可长到50克左右,2龄150-200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获得优良后代、生长速度快的鲫鱼的等离子照射育种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鲫鱼的等离子照射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亲鱼培育池挑选成熟的红鲫鱼为亲本;
步骤二)、雌鱼每公斤注射催产激素LRH_A50-100ug+HCG800-1000IU,雄鱼减半,一次注射;
步骤三)、将受精卵粘附于固定的附卵片上,用托盘在仪器照射窗下滑动,对受精卵用室温常压等离子照射,照射剂量400-800W,照射时间分为3-8分钟,照射距离1-3mm,照射后的受精卵附卵片穿起放于培育池培育。
步骤四)、将照射后附有受精卵的附卵片固定在水泥孵化池中孵化,三天后喷洒豆浆,随着鱼体长大,逐渐过渡到用颗粒饲料投喂;
步骤五)、每月对其生长状况进行测量,以便研究其优良性状表现情况。
经过步骤四)后的同一亲本出现8种表现型,即:青黑短尾、青黑大尾大分叉、青黑大尾小分叉、青黑大尾不分叉、青黑大尾小头大肚、红黑、纯红、红白。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ARTP(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诱变育种技术,是将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作用于生物体,使生物细胞壁/膜的结构及通透性改变,并进一步引起核酸损伤,最终导致可稳定遗传的物理诱变方法,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生物育种新技术。与其他诱变方法相比,ARTP诱变突变率高,表型多样性丰富,遗传稳定性好,无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等优点,作为一种NO-GMO的育种方法,ARTP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植物、动物的遗传育种领域。
室温常压等离子照射诱变鲫鱼鱼育种,后代出现八种表现型,五种主要表现型:两种适宜开发观赏鱼,体色非常艳丽;两种适宜开发商品鱼养殖,生长速度快,一般地方鲫鱼品种两年长到200克,可以上市,本发明诱变育种的鱼1龄就达200克以上,二龄超过500克,当年平均个体重230.5克,最大个体419克,具有明显生长优势,已经作为优良亲本培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16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斑鱼和大马蹄螺配套养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黄河鲤鱼的等离子体照射育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