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耐低温复合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1677.1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2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延延;赵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延延 |
主分类号: | C08L33/08 | 分类号: | C08L33/08;C08L79/08;C08K5/00;C08K5/101;C08K5/1515;C08K5/098;C08K5/05;C08K5/435;C08K5/17;C08K5/3462;B29C45/17;B08B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2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低温 耐高温 复合生物材料 制备 磺胺二甲基嘧啶 医药生物材料 乙酰水杨酸钙 材料稳定性 聚丙烯酸异 水溶液吸附 缩水甘油醚 苯巴比妥 超声清洗 超声振荡 氮气保护 聚电解质 聚酰亚胺 柠檬酸钠 生物安全 温度适应 无毒无害 乙二酸钠 真空加热 注塑压模 琥珀酸酯 晾干 叔丁醇 异辛酸 分选 过筛 辛酯 固化 洗涤 冷却 刺激 平衡 | ||
1.一种耐高温耐低温复合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酰亚胺10-18份、聚丙烯酸异辛酯15-20份、琥珀酸酯7-13份、异辛酸缩水甘油醚5-9份、乙酰水杨酸钙3-7份、叔丁醇1-3份、偶联剂2-5份,加入超声震荡器内进行分散、偶联,得到的溶液过筛分选,备用;
(2)将步骤(1)的溶液加入到真空反应釜中,加热至60℃后再依次加入磺胺二甲基嘧啶2-5份、苯巴比妥1-2份、乙二酸钠5-10份、柠檬酸钠1-6份、EDTA 1-3份,然后温度再次升至100-105℃,抽真空,持续反应2-5h,反应结束后炉内气压回复至常压,反应物保温备用;
(3)将步骤(2)的反应溶液注入注塑机中进行注塑压模,然后冷却、固定、脱模;
(4)将步骤(3)的注塑件放入无菌蒸馏水中进行超声清洗,去除表面有机杂质残留,晾干;
(5)将步骤(4)的注塑件放入正聚电解质水溶液中进行,吸附平衡30-50min,用无菌蒸馏水洗涤,自然晾干;
(6)将步骤(5)的注塑件放入负聚电解质水溶液中进行,吸附平衡30-50min,用无菌蒸馏水洗涤,自然晾干;
(7)用乙醇清洗步骤(6)的注塑件,然后用氮气吹干,在75-80℃氮气保护氛围下进行材料固化90-150min,然后包装,即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耐低温复合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超声功率为250KW,超声振荡30-5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耐低温复合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过筛孔径为20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耐低温复合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偶联剂选自四异丙基二(亚磷酸二月桂酯)钛酸酯、二(二辛基焦磷酰基)含氧乙酸酯钛、异丙基三(异硬脂酰基)钛酸酯、二(二辛基焦磷酰基)乙撑钛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耐低温复合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真空压强为5*10-8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耐低温复合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注塑条件为射嘴温度为150-180℃,一区和二区的温度为150-180℃,三区和四区的温度为130-150℃,五区和六区的温度为130-150℃,注塑模具的模温为90-95℃,注射压力100-150MPa,注射速度为220-300mm/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耐低温复合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正聚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为重量体积比:胶原蛋白10%、乳清蛋白3%、豆清蛋白8%、几丁质4%、葡聚糖1%、硫酸镁1%、氯化钾1%、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耐低温复合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负聚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为重量体积比:透明质酸6%、聚苯乙烯磺酸钠8%、海藻酸钠10%、甘露醇1%、肝素1%、乙醇1%、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耐低温复合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氮气压强为2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延延,未经赵延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16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