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51556.7 | 申请日: | 2018-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3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梁静;李延超;林小辉;李来平;薛建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K7/18;C08K3/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 地址: | 710016***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液态高分子材料和液态固化剂混匀,然后加入到钨粉中混匀,固结成型后得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所述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密度为4g/cm3~15.5g/cm3,抗压强度为30MPa~250MPa,抗拉强度为10MPa~120MPa,延伸率为0%~30%。本发明采用液态高分子材料、液态固化剂与钨粉混合固化成型制备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在保证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密度的同时,降低了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强度并提高了塑性,并可根据使用要求调节液态高分子材料、液态固化剂和钨粉的比例,从而对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密度、强度和塑性进行调控,从而满足了不同场合应用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钨基高比重合金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材料,根据有无磁性一般分为钨镍铁系列和钨镍铜系列。钨基高比重合金具有比重大(15g/cm3~17g/cm3)、强度高(600Mpa~1500Mpa)、吸收射线能力强、导热系数等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广泛地运用在航天、航空、军事、石油钻井,电器仪表、医学等领域。但是在一些应用领域并不需要过高的强度和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如一些配重,射线防护,功能性实验等,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高密度,低强度,具有不同塑性的材料,传统的钨基高比重合金强度过高,塑性不足,且制备成本过高(600~1000元/公斤),不能满足不同场合应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液态高分子材料、液态固化剂与钨粉混合固化成型制备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在保证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密度的同时,降低了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强度并提高了塑性,并可根据使用要求调节液态高分子材料、液态固化剂和钨粉的比例,从而对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密度、强度和塑性进行调控,从而满足了不同场合应用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先将液态高分子材料和液态固化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钨粉中混合均匀,固结成型后得到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所述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密度为4g/cm3~15.5g/cm3,抗压强度为30MPa~250MPa,抗拉强度为10MPa~120MPa,延伸率为0%~30%。
本发明采用液态高分子材料、液态固化剂与钨粉混合后固化成型制备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通过主原料钨粉来保证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主体密度,并通过加入液态高分子材料和液态固化剂固结成型,协同降低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塑性,本发明工艺简单易行,可根据使用要求调节液态高分子材料、液态固化剂和钨粉的比例,从而对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密度、强度和塑性进行调控,实现强度和塑性的匹配,从而满足了不同场合应用的要求。
上述的一种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钨粉为氢气还原钨粉,平均费氏粒度为1.0μm~100μm,振实密度为3g/cm3~9g/cm3,采用该氢气还原钨粉制备的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密度为4g/cm3~10g/cm3。氢气还原钨粉的粒度细小,振实密度较小,适用于制备密度较小的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
上述的一种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钨粉为球形钨粉,平均费氏粒度为10μm~100μm,振实密度为8g/cm3~15g/cm3,采用该球形钨粉制备的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密度为8.5g/cm3~15.5g/cm3球形钨粉的粒度较大,振实密度较大,适用于制备密度较大的钨基高分子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15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LED封装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