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抽柱改造用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1249.9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7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臣;王泽强;周黎光;李铭;陈新礼;胡洋;高晋栋;司波;尤德清;张立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造 加固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柱改造用加固装置,属于旧建筑改造技术领域,包括梁顶钢构件、抽柱位置钢构件、预应力拉索和梁底钢构件,所述预应力拉索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梁顶钢构件连接,所述预应力拉索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抽柱位置钢构件与另一个所述梁顶钢构件连接;所述梁底钢构件用于套设于拟抽除柱两侧的原结构混凝土柱上且位于所述梁顶钢构件下方,所述梁底钢构件用于固定新加钢筋的端部。通过在边柱、拟抽除柱上设置钢构件完成新加钢筋以及预应力筋的连接,使加固措施对原结构的损伤大大减小,并且荷载传递路径明确,能保证改造后的结构具备安全可靠的受力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旧建筑改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抽柱改造用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日趋成熟与饱和,如何在已有的限制条件下为旧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力,完成旧建筑的重生成为近几年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也使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的人性化需求不断的提高。因此,业主往往要求对其所使用的旧建筑进行适当的改造,如常常希望能抽除某些楼层的柱或墙,以扩大使用空间。因此,此类抽柱改造加固的项目也随之越来越多。
传统的抽柱改造项目加固方法为增大截面法。对于增大截面加固的方法,主要缺点在于:新加钢筋与原结构的锚固主要采用植筋技术,对于抽柱改造项目,因为所需植筋数量较多,钢筋直径较大,加固的同时钻孔给原结构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二次伤害。且植筋用结构胶为有机材料,其耐久性指标也很难达到与结构的使用寿命相一致。
因此,市场亟需一种在不破坏原结构的基础上保证受力强度的加固装置和方法,以适应当今抽柱改造项目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柱改造用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加固措施对原结构的损伤大大减小,耐久性强,施工效率高,能保证改造后的结构具备安全可靠的受力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抽柱改造用加固装置,包括梁顶钢构件、抽柱位置钢构件、预应力拉索和梁底钢构件,所述梁顶钢构件用于套设于拟抽除柱两侧的原结构混凝土柱上,所述抽柱位置钢构件用于套设于拟抽除柱上,并且所述预应力拉索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梁顶钢构件连接,所述预应力拉索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抽柱位置钢构件与另一个所述梁顶钢构件连接;所述梁底钢构件用于套设于拟抽除柱两侧的原结构混凝土柱上且位于所述梁顶钢构件下方,所述梁底钢构件用于固定新加钢筋的端部。
可选地,所述梁底钢构件与所述抽柱位置钢构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新加钢筋穿过所述抽柱位置钢构件和拟抽除柱。
可选地,所述梁顶钢构件包括钢套和第一连接板,所述钢套为形状与原结构混凝土柱形状相适应的中空钢构件;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钢套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固定所述预应力拉索。
可选地,所述抽柱位置钢构件包括第一钢筒和转向构件,所述第一钢筒为形状与拟抽除柱形状相适应的中空钢构件;所述转向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钢筒相对的两侧外壁上,所述转向构件包括垂直于第一钢筒外壁的弧形挡板,弧形挡板边沿向下翻折形成向下开口的限挡结构,所述弧形挡板的上侧固定有若干竖直方向的加劲肋;所述第一钢筒未设置转向构件的两侧边相对设置有若干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穿设新加钢筋。
可选地,所述预应力拉索两端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准后用销轴固定,所述预应力拉索的中部抵靠在所述转向构件上,且与所述弧形挡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梁底钢构件包括第二钢筒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钢筒为形状与原结构混凝土柱形状相适应的中空钢构件;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钢筒的外壁上,用于固定新加钢筋。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孔在同一水平线上成排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12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