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隧道窑式干燥设备及利用其多次干燥码烧制作烧结砖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9232.X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9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陆首萍;吴祥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祥初 |
主分类号: | F26B15/16 | 分类号: | F26B15/16;F26B21/00;F26B21/1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隔板 干燥设备 隧道窑 排潮管道 伸缩风管 送风管道 抽风机 出风口 活塞杆 烧结砖 气缸 连通 开口 干燥效果 上下移动 成品率 干燥室 进风口 湿坯砖 送风机 制作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隧道窑式干燥设备,包括干燥室(16)、第一送风管道(1)、第一送风机(2)、第二抽风机(11)和第二排潮管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隧道窑式干燥设备还包括第一抽风机(8)、第一排潮管道(9)、伸缩风管(13)、设有第一开口(14)的移动隔板(6)和气缸(3),所述伸缩风管(13)的进风口与第一送风管道(1)的出风口连通,出风口与移动隔板(6)的第一开口(14)连通,所述气缸(3)包括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的一端与移动隔板(6)固定连接,用于带动移动隔板上下移动。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使不同高度的湿坯砖干燥效果均匀,有效提高了烧结砖的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结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隧道窑式干燥设备及利用其多次干燥码烧制作烧结砖的工艺。
背景技术
隧道窑是现代化的连续式烧成的热工设备,广泛应用于烧结砖等产品的焙烧生产, 砖坯经过挤压切模切条成型,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后,才能推入窑炉焙烧。
目前,烧结砖生产企业多采用一次干燥码烧制砖工艺,由于受下次湿砖坯强度限制,一般只能码到一定高度(12层),就不能再继续往上码砖坯了,该工艺主要存在以下缺点:一是效率低,对原料及制砖机要求相对较高;二是产量低,容易出现坯体变形严重甚至产生倒塌现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ZL20111036987.7,名称为“多次干燥码烧制作工艺”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多次干燥码烧制作工艺,该工艺首先使砖坯在多条辅道上循环将砖坯的含水率自然干燥降低,在自然脱水的砖坯上再码湿砖坯,然后送入干燥室加温干燥,通过自然干燥方式使砖坯能码放值烧结窑的空间足够容纳高度。
虽然上述多次干燥码烧制作烧结砖的工艺相对于一次干燥码烧制砖工艺提供了烧结砖的生产效率,但该工艺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干燥室对不同高度的湿坯砖采用相同的干燥方式进行干燥,使不同高度的湿坯砖干燥效果不均匀,尤其是底层砖坯,经过二次干燥后容易出现开裂,影响了产品的成品率,又如底部的湿坯砖采用自然干燥将含水率降低,时间较长,限制了烧结砖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隧道窑式干燥设备,对不同高度的湿砖坯采用相应的干燥方式,使不同高度的湿坯砖干燥效果均匀,有效提高了烧结砖的成品率。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所述多功能隧道窑式干燥设备多次干燥码烧制作烧结砖的工艺,该工艺简单快捷,可有效减少湿坯砖的干燥时间和窑车的行走距离,使烧结砖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隧道窑式干燥设备,包括干燥室、位于干燥室上方的第一送风管道、第一送风机、设置在干燥室内腔左下部的第二抽风机和第二排潮管道,所述第一送风管道的进风口与隧道窑热风出口连通,出风口设置在干燥室内腔上部,所述第二排潮管道的进风口与第二抽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出风口设置在干燥室外侧,所述多功能隧道窑式干燥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干燥室内腔左中部的第一抽风机、第一排潮管道、伸缩风管、设有第一开口的移动隔板和至少一个竖直安装在干燥室内腔顶部的气缸,所述第一排潮管道的进风口与第一抽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出风口设置在干燥室外侧,所述伸缩风管的进风口与第一送风管道的出风口连通,出风口与移动隔板的第一开口连通,用于将第一送风管道内的热风输送至移动隔板的下方,所述气缸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移动隔板固定连接,用于带动移动隔板上下移动,所述移动隔板用于将干燥室内腔分隔为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室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干燥室内腔两侧的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气缸用于带动移动隔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移动隔板的上表面与上限位板的下表面接触,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移动隔板的下表面与下限位板的上表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祥初,未经吴祥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92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