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装置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7726.4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4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江贵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周晓娜;李亮印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包含:一第一单体,该第一单体一侧表面具有一毛细结构,所述第一单体及该毛细结构是逐层建构所构型的结构体,并将两第一单体结构相互对应结合后构成一具有气密腔室的散热装置,如此可令散热装置结构设计及制造更具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尤指一种复数叠层方式组成的整体结构的散热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电子设备随着效能提高,其中作为处理信号及运算的电子元件相对的也较以前的电子元件产生较高的热量,最常被使用的一般散热元件包含热管、散热器、均温板等元件,并通过直接与会发热的电子元件接触后进一步增加散热效能,防止电子元件温度过高而烧毁等情事。
均温板及热管与回路式热管都是常见的散热装置,所述的这些均温板及热管与回路式热管主要都是通过真空气密室与毛细结构及工作液体进行汽液循环达到热传导的效果。
上述散热装置主要通过真空气密腔室以内部工作液体在低温沸腾与冷凝的汽液交换进而达到热交换的作业,多数热管与均温板容易受到使用的处空间所限制,故形状、厚薄都受到限制,仅能使用通用公规的尺寸,则使用上相当不具有弹性。
然而,现有的均温板由两板体相互叠合并进行封边后形成一气密腔室,热管则是由一管体两端进行封边以形成一气密腔室,并对该气密腔室进行抽真空及填入工作液体,不管是均温板或热管于制程中最容易于封边作业时产生气密性不佳而造成泄气,以及为了预留封闭的端部或边缘,则会产生无法工作的无效区域,相当浪费材料造成制造成本提升。
现有制造热管或均温板的制造方法,必须添购多项设备再由各项设备先独立制造各单元(如热管的外管、均温板的上、下板)完成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并,在均温板及热管的气密腔室内设有至少一毛细结构(如烧结粉末、编织网、沟槽),但前述毛细结构设置于腔室内壁必须通过至少一加工步骤(烧结或焊接或扩散接合或拉花或雷射)方能将毛细结构设置于该腔室内壁上,但该毛细结构若是采取以编织网则会有无法完全熨帖于腔室内壁面的情事发生,当毛细结构无法熨帖于该腔室内壁上则会造成毛细力不佳的问题,且又因现有均温板是两板体相互叠合所组成的结构件,则设计及制造上容易受到限制或制程步骤繁杂。
故现有的制造方法,必须分别完成各项单体元件后再将各单元进行结合,或进行其他加工或结合,各项单元的结合度或气密腔室容易因为不确实结合或无确实封闭而造成不良品产生。
故如何改善现有散热装置的缺点则为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首要的目标。
发明内容
如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具有弹性设计且绝对气密性的散热装置。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一毛细结构并通过逐层建构的方式在该毛细结构外部建构一具有气密腔室的散热装置;
对已建构完成的散热装置进行抽真空、填水、封闭作业。
所述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提供一毛细结构并通过逐层建构的方式在该毛细结构外部建构一具有气密腔室的散热装置是通过印刷或喷涂的方式构型或3D打印或电化学加工其中任一方式进行。
所述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散热装置的材质是金、银、铜或铝或不锈钢或钛或陶瓷材料或前述材料组合其中任一。
所述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其中,该散热装置是一均温板。
所述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其中,该毛细结构是粉末烧结片体或粉末烧结块体或编织体或纤维体或沟槽其中任一。
所述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其中,该毛细结构是铜或铝或不锈钢或钛材质或前述材料组合其中任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77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