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颗粒状除螨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6098.8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2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锋;李楚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物源生物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3/22 | 分类号: | A01N63/22;A01N37/02;A01N37/36;A01N25/12;A01P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正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2 | 代理人: | 鄂艳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状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颗粒状除螨剂,所述颗粒状除螨剂由产甲酸、丙酸、乳酸、醋酸、丁酸或产戊酸的微生物的一种或多种,及上述微生物在颗粒状营养基质上发酵产生的酸性物组成。所述颗粒状除螨剂所含有机酸包括甲酸、丙酸、乳酸、醋酸、丁酸或戊酸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颗粒状营养基质包括粒状的谷物(稻谷、大米、玉米、小麦、高粱、小米等)和大豆等作为发酵的主要营养性基质。上述颗粒状发酵物对螨虫具备驱避作用。本发明通过固态发酵,将颗粒基质作为菌体及产酸的载体,使用时可吸收环境中的水分继续发酵产酸,持续发挥驱螨作用。本发明除螨效果好,安全无害无残留;缓慢释放有效成分的同时,还可以继续发酵产酸,增强和延续驱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颗粒状除螨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螨类,是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广腹亚纲的一类体型微小的动物。植食性螨类主要有叶螨、全爪螨、瘿螨、锈螨等,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危害蔬菜,果树,棉花等作物,常造成毁灭性的灾害。螨虫在动物中的寄生更为普遍,几乎每种动物包括人类的生活场所都有螨虫寄生。在农业方面,禽螨虫是种鸡(包括祖代和父母代)、蛋鸡以及饲养期超过2个月肉鸡(如三黄鸡、阉鸡)养殖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外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广泛流行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蛋鸡场。此外,兔疥螨、山羊疥螨、猪疥螨在农业生产中的危害也极大。昆虫也有螨害,如蜂螨每年造成蜜蜂产业巨大的损失;而在黑水虻养殖中,特别是幼虫养殖期亦见螨虫侵染。
螨的防治主要通过三种途径,驱避螨、灭螨以及阻断螨侵入。驱避螨有嗅觉和味觉之分,嗅觉驱螨是应用挥发性物质,例如信息素,味觉驱螨则应用有机酸等。较多的除螨剂采用两种方法的复合作用。鸡螨的常用药物是双甲脒,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螨虫体内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寄生螨类的防治一般采用热处理、诱杀和化学防治等方法,其中应用药剂防治是当前控制寄生螨类的主要措施。生产上防治螨一般结合寄主的生活习性,采用水剂喷雾、烟雾熏蒸、粉剂撒治以及螨扑挂片等方法,最为常见的药剂包括氟胺氰菊酯、氟氯苯氰菊酯和升华硫药物等。
农业上重要的害螨由于其繁殖周期短,繁殖量大,移动性小,自交程度高,特别容易产生抗药性。抗性频发给人们对防治螨虫带来了不少困难。为此必须不断开发新杀螨剂。并且杀螨剂浓度增加将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也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危及食品安全。因此必须减少化学驱/杀螨剂的使用。然而,使用低浓度的杀虫剂,却促进了害虫耐药种的增加;另外,也不能保证全部杀灭害虫并破坏其生长周期。为避免上述不足,需要开发控制螨虫的安全无毒、无害、无残留,可持续有效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于现有问题,提供一种颗粒状除螨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除螨剂除螨效果好,用药成本低,对寄主安全无害。该除螨剂是利用微生物及其发酵产生的复合有机酸及其辅助因子的协同效果,对螨虫起到防治作用,缓慢释放有效成分的同时,还可以继续利用颗粒状营养载体继续后发酵产酸,增强作用效果,延长使用时间。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一种颗粒状除螨剂,所述除螨剂采用如下方法获得:将微生物菌种活化,菌种活化后菌浓度为108~1011cfu/ml,通过固态发酵,得到颗粒状酸性发酵物,然后低温干燥,即得所述除螨剂;其中,所述微生物菌株为产甲酸菌、丙酸菌、醋酸菌、乳酸菌或其他产酸菌中的一种或多种;优先的,产甲酸菌为必选菌株;其他产酸菌为产丁酸或戊酸的菌种;颗粒状酸性发酵物的总酸度为20~50g/100g(以乳酸计)。
本发明以产酸的微生物菌种进行固态发酵,优先地以产甲酸菌等发酵的甲酸作为主要的活性成分,同时可以复合其他菌种,共同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等物质作为除螨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物源生物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生物源生物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60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