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动伸缩Docker集群的组合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5826.3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0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薛涛;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34 | 分类号: | G06F11/34;G06F11/3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谈耀文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负载 集群 预测 自动伸缩 非线性时间序列 时间序列数据 并发访问 负载预测 伸缩性能 时间序列 数据中心 地响应 负载量 组合式 扩容 缩容 内存 监控 融合 | ||
1.一种基于自动伸缩Docker集群的组合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负载预测每隔T时间从监控集群的数据中心中分别提取各服务的历史CPU使用率X={X(1),X(2),X(3)...X(n)}与内存工作负载Y={Y(1),Y(2),Y(3)...Y(n)},并根据此负载序列进行负载预测;
步骤2、用GM(1,1)模型分别对历史CPU使用率X={X(1),X(2),X(3)...X(n)}和内存工作负载Y={Y(1),Y(2),Y(3)...Y(n)}进行建模,分别表达出其中的线性关系,分别得到CPU工作负载预测值序列和内存工作负载预测值序列
步骤3、然后用BP神经网络对GM(1,1)模型产生的CPU工作负载预测值序列和内存工作负载预测值序列分别进行建模,得到CPU工作负载最终预测的误差序列e1和内存工作负载最终预测的误差序列e2;
步骤4、将CPU工作负载预测值序列与CPU工作负载最终预测的误差序列e1相加得到修正误差后的CPU工作负载预测值序列将内存工作负载预测值序列与内存工作负载最终预测的误差序列e2相加得到修正误差后的内存工作负载修正误差后的预测值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伸缩Docker集群的组合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
步骤2.1、弱化原始时间序列的随机性,需要先对原始时间序列CPU工作负载的时间序列X={X(1),X(2),X(3)...X(n)}和内存工作负载的时间序列Y={Y(1),Y(2),Y(3)...Y(n)}进行数据处理,采用的是累加法处理,累加后得到CPU负载的一次累加序列X(1)={X(1)(1),X(1)(2),X(1)(3)...X(1)(n)}与内存负载的一次累加序列Y(1)={Y(1)(1),Y(1)(2),Y(1)(3)...Y(1)(n)};
步骤2.2、利用步骤2.1生成X(1)(k)与Y(1)(k)的紧邻域Z(1)(k)x和Z(1)(k)y,其中,X(1)(k)代表CPU负载第k次累加序列,Y(1)(k)代表内存负载第k次累加序列;
步骤2.3、根据X(1)(k)和Y(1)(k)分别建立灰色微分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对微分方程中参数ax,ux和ay,uy的值分别进行估计,得到的参数向量,求解微分方程;
步骤2.4、再根据累减法还原序列,可以得到序列在下一个t周期的预测值,这样就得到了CPU工作负载线性关系预测值与内存工作负载线性关系预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58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