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和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4798.3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5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亮;戴芬;汪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27/00;H01R13/631;H01R13/502;H01R13/02;H01R12/5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座 连接器 通信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和通信设备,包括该插座电连接器包括底座、第一墙、第二墙以及多个针脚;底座、第一墙以及第二墙形成收容腔;多个针脚设置在底座上;第一墙以及第二墙中的至少一个墙靠近收容腔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组不同高度的导向凸台,其中,每组导向凸台用于对一种插头连接器进入收容腔与针脚连接时进行导向。本申请设置不同高度的导向凸台,既可以连接宽度较大的新的插头连接器,又可以连接较窄的旧的插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座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设备系统多数使用PCB互连架构,如图1所示,按照功能可分为子卡和背板,子卡与子卡之间或者板子与背板之间通过连接器实现连接。如图2,设备为了追求更高的密度,设备子卡间距要求尽量小,对应的连接器在方向1上尺寸尽量小,方向1为垂直于子卡方向,信号速率10Gbps之前差分信号单侧回流不会造成很恶劣的影响,很多连接器在方向1最外侧一些位置会采用GND缺失设计,但是随着信号速率的升高,特别是针对25Gbps以上速率,差分信号单侧回流会造成串扰严重劣化,无法满足应用需求。现有技术通过增大连接器的尺寸,在连接器引脚上增加额外接地端子。
如图3,新连接器绝缘壳体收容腔尺寸增大,与原来另一侧的连接器配合使用时,出现互配间隙。导致插头连接器至少一侧的导向和限位功能完全缺失,无法前向兼容。
申请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在解决高速连接器差分信号单侧回流问题的同时,可以兼容旧版连接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底座、第一墙、第二墙以及多个针脚;底座、第一墙以及第二墙形成收容腔;多个针脚设置在底座上;第一墙以及第二墙中的至少一个墙靠近收容腔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组不同高度的导向凸台,其中,每组导向凸台用于对一种插头连接器进入收容腔与针脚连接时进行导向。设置不同高度的导向凸台,既可以连接宽度较大的新的插头连接器,又可以连接较窄的旧的插头连接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两组不同高度的导向凸台中,高度最大的导向凸台与高度最小的导向凸台的高度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0.4毫米。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墙以及第二墙中的至少一个墙靠近收容腔的一侧设置有三组不同高度的导向凸台。三组不同高度的导向凸台可以导向连接三种不同宽度的插头连接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针脚包括多个接地针脚和多个信号针脚,多个接地针脚的第一接触区和多个信号针脚的第一接触区均与插头连接器连接,多个接地针脚的第二接触区和多个信号针脚的第二接触区均与印刷电路板PCB连接,其中,多个接地针脚的第一接触区与多个信号针脚的第一接触区位于收容腔内。第一接触区可以连接插头连接器,第二接触区可以连接背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针脚列中每两个接地针脚之间设置有两个信号针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针脚列等间距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针脚列之间的间距为1.8-2.0毫米。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至少两组导向凸台向仅包含两组导向凸台时,插座电连接器用于分别与第一插头连接器和第二插头连接器进行连接,第一插头连接器与第二插头连接器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0.4毫米,第一插头连接器的宽度小于第二插头连接器,当插座电连接器与第一插头连接器进行连接时,多个接地针脚中的部分接地针脚与第一插头连接器连接,多个接地针脚中部分靠近导向凸台的接地针脚未与第一插头连接器连接;当插座电连接器与第二插头连接器进行连接时,多个接地针脚均与第二插头连接器连接。该实施方式可以连接不同宽度的插头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机器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47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板用连接器
- 下一篇:板端磁吸连接器及磁吸连接器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