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4709.5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2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再木然·乌斯曼;黄海鲲;谢文炳;王森;李志忠;康鹏;何金良;曾嵘;余占清;胡军;庄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20 | 分类号: | G01R2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3500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杆塔 杆塔 接地引下线 接地装置 冲击电流发生器 冲击接地电阻 输出脉冲电流 冲击电阻 冲击阻抗 垂直关系 地电位升 电流分布 电流引线 电压引线 耦合 电位升 检测 断开 串联 采集 测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断开第一基杆塔的第一接地引下线与第一基杆塔的连接处;在第一接地引下线与第一基杆塔的连接处串联接入冲击电流发生器;通过冲击电流发生器输出脉冲电流,以经过第一基杆塔流入第二基杆塔;采集第二基杆塔的第二接地引下线处的地电位升和第二接地引下线流过的电流总和,以根据地电位升和电流总和的比值得到第二基杆塔的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电阻。该方法可以实现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阻抗测量,并采用现有的杆塔接地装置作为回流极,且回流极距离被测接地装置较远,对电流分布的影响很小,电流引线与电压引线间距离较远且在空间呈垂直关系,相互耦合很小,测量结果更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电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的雷电防护一直是困扰线路运行的难题。长期以来国内外采用了大量防护措施,如降低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采用差异化绝缘、加装屏蔽线、以及加装避雷器等,但由于雷电的随机性、各种防护措施的技术经济性、以及运行维护问题等因素的制约,据电网故障分类统计表明,在我国跳闸率较高的地区,高压线路运行的总跳闸次数中,由于雷击原因的事故次数约占40%~70%。尤其是在多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山区,雷击输电线路引起的事故率更高。
当输电线路发生雷击时,雷电冲击电流注入杆塔顶部,电流沿着塔身和接地装置散流入地,并且部分电流由于波的反射作用回到杆塔。当接地的冲击电阻较大时,会引起塔顶电压的急剧升高,从而导致绝缘子闪络等危害,导致输电线路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因此有必要对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进行测量,从而评估输电线路的雷电耐受水平。
然而,相关技术的接地装置冲击电阻测量方法大多采用简单的电压电流测量方法,从而导致电流引线与电压引线的布置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误差不可忽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检测方法,该方法有效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简单易实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检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断开第一基杆塔的第一接地引下线与所述第一基杆塔的连接处;在所述第一接地引下线与所述第一基杆塔的连接处串联接入冲击电流发生器;通过所述冲击电流发生器输出脉冲电流,以经过所述第一基杆塔流入第二基杆塔;采集所述第二基杆塔的第二接地引下线处的地电位升和所述第二接地引下线流过的电流总和,以根据所述地电位升和所述电流总和的比值得到所述第二基杆塔的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电阻。
本发明实施例的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检测方法,可以实现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阻抗测量,并采用现有的杆塔接地装置作为回流极,其接地电阻很小,可以使得冲击发生器产生大电流,且回流极距离被测接地装置较远,对电流分布的影响很小,电流引线与电压引线间距离较远且在空间呈垂直关系,相互耦合很小,测量结果更准,从而有效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简单易实现。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检测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击电流发生器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基杆塔的塔身,且所述冲击电流发生器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基杆塔的第一接地引下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47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