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外壳的铸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3875.3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1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善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新材料产业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7/02;C22C37/10;B22C9/08;B22C9/2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模型 电机外壳 铸造工艺 支撑架 烘烤 产品合格率 径向支撑 喷丸清理 填砂造型 浇注 放入 浸涂 变形 铸造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外壳的铸造工艺,包括工序:S1、外壳泡沫模型的制作;S2、浸涂和烘烤;S3、填砂造型;S4、浇注;S5、喷丸清理;其中,在工序S2中,外壳泡沫模型烘烤结束后,将支撑架放入外壳泡沫模型中,支撑架在外壳泡沫模型的内部对外壳泡沫模型提供径向支撑。本发明电机外壳的铸造工艺,铸造出的电机外壳不容易变形而出现失圆缺陷,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外壳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外壳的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电机外壳一般泛指所有电器电机设备的外部机壳。电机外壳是电机的保护装置,是采用硅钢片及其他材质用冲压和拉深工艺制造,加上表面的防锈和喷塑等工艺处理能很好的保护电机内部设备,其主要作用为防尘、防噪、防水。
现有的电机外壳铸造工艺,由于散热片构造的原因,在目前铸造过程中采用两种成型方法:一是采用静压造型,这种工艺需要大型芯子,而且只适合小型电机的外壳铸造,不适合大型电机的外壳铸造;另外一种工艺是采用真空消失模成型,这种工艺优点在于不需要芯子,适合大型电机外壳的铸造,但是缺点就是消失模模型易变形,铸造出电机外壳容易出现失圆缺陷,产品合格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外壳的铸造工艺,目的是提高产品合格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电机外壳的铸造工艺,包括工序:
S1、外壳泡沫模型的制作;
S2、浸涂和烘烤;
S3、填砂造型;
S4、浇注;
S5、喷丸清理;
其中,在工序S2中,外壳泡沫模型烘烤结束后,将支撑架放入外壳泡沫模型中,支撑架在外壳泡沫模型的内部对外壳泡沫模型提供径向支撑。
在工序S4中,浇铸溶液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3.1-3.5%,Si 1.8-2.1%,Mn0.7-0.9%,P<0.15%,S<0.1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熔炼浇铸溶液时,熔炼温度为1500-1600度。
所述工序S1包括步骤:
S101、预发泡;
S102、二次发泡;
S103、烘烤。
所述步骤S103中,烘烤时间为24小时。
在工序S2中,将外壳泡沫模型放入涂料池进行浸涂后,再对外壳泡沫模型进行烘烤。
在工序S2中,将外壳泡沫模型放入涂料池进行多次浸涂后,每浸涂一次后,对外壳泡沫模型进行一次烘烤。
在工序S2中,每次对外壳泡沫模型进行烘烤时,烘烤时间为6小时。
在工序S2中,需将外壳泡沫模型放入涂料池进行四次浸涂。
在工序S4中,进行浇注时,浇铸温度为1450-1470℃。
本发明电机外壳的铸造工艺,铸造出的电机外壳不容易变形而出现失圆缺陷,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浇注系统与外壳泡沫模型的配合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支撑架与外壳泡沫模型的配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新材料产业园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新兴新材料产业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38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硼合金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物理场复合作用的微构件液态成形方法